最近健保費部分負擔調漲,我為了2/25健保委員會的討論,先寫了一篇「政治暗箭連連 讓健保回歸專業討論」的文章,請大家尊重健保委員會。值得注意的是,調整部分負擔,真的是解決健保財源不足最好的方案嗎?
據實而論,調整部分負擔並不是釜底抽薪的好方案。很可惜,健保署的改革心態仍然和過去一樣,在技術枝微末節上打轉,拖過去就好;整個思維還停在健保制度剛開始時的「解決財務」,而非「增進品質」。這種消極逃避的心態,讓健保問題一再重演,不但沒有解決健保困境,一逃再逃使得台灣人民的健康品質出現問題。
今周刊在2020年10月發表〈薄冰上的台灣之光!一窺「健保」背後3大危機:我們該做的,不能只有調漲保費〉,提出警訊;根據權威醫學期刊《刺胳針》全球醫療照護品質調查排名,台灣排名在2017及2018年均落後日本、韓國、新加坡。
更令人擔憂的是,2019年台灣國民平均餘命80.9歲,較1995年的75歲延長5.9年。但同一段時間內,韓國國民平均餘命由73.8歲延長至83歲,明顯優於台灣。在1995年健保實施前,台灣人比韓國人長壽1.2年,但健保實施20幾年後,2019年台灣人比韓國人短壽2.1年,20幾年就有3.3年平均餘命的差距,健保署還可以原地踏步,不思澈底改革嗎?
全面澈底改革健保體系為當務之急,在此先談「使用者付費」及「部分負擔」調整。
坦白說,使用者付費違背健保設立的宗旨,因為健保制度的宗旨在保護弱勢,「使用者付費」雖然聽起來很名正言順,使用多的人就應該多付一些,但是對弱勢者不利。最極端的「使用者付費」就是凡事靠自己,那就不需要全民健保了。
而增加部分負擔費用,依據過去的經驗,只有短期效果。因為病人沒有接受過完整的醫學訓練,把健保資源浪費的責任推給病人,是不對的。少數病人的確會浪費,倒如拿藥寄給外國親友;但絶大多數的病人之所以過度使用健保資源,都是無知、害怕且遵從醫師建議,有時也會尋求第2意見而重複就醫受診。故處罰病人不是有效的方法,短期內好像可以減少121億健保費用(只占健保8,000億總額的1.5%),但長期仍無效,還會產生副作用及民怨,不如學習新加坡的「個人健康儲蓄帳戶」。
若是將浪費健保資源的責任歸咎於醫師,也不對!因為「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目前的道就是「論量計酬」。看更多病人、作更多檢查、開更多藥才能有更多的收入,醫師用認真診療來賺錢何錯之有?因此健保資源過度使用的責任,不在病人也不在醫師,而是在制度,在取之有道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