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封閉的是信義市場,接著是成功市場與仁愛市場,封閉期間看著疫調資料,赫然發現確診者都是豬肉攤商,一共有四攤接連確診,市場內幾十攤的菜攤都全身而退,手中拿著報告,我愈想愈覺得不對勁,不斷思考這中間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沒多久,雞鴨與海鮮等生鮮攤販陸續傳出確診案例,使我更加確定生鮮攤販絕對是防疫的重要破口,這時北台灣最大的海鮮批發市場「崁仔頂」的管理便更加重要了,於是我們立刻要求崁仔頂漁市場必須採取包含面罩、口罩與手套的「兩罩一套」防疫措施。
我們總是要求小朋友勤洗手、戴口罩,卻很容易在噴酒精之餘,忽略日常生活中的手部防疫。加上傳統市場的消費族群購買前總習慣伸手翻一下肉類或蔬菜,或和相熟的攤販議價、閒聊幾句,群聚中的飛沫、紙鈔、硬幣,都成為病毒的傳播媒介,這時若我們只規定在進入市場前需噴酒精消毒,無法阻絕暗藏在攤販之間的病毒傳播鏈。
有鑑於此,我們當下立刻決定,將拋棄式手套、口罩與面罩都列入市場防疫重要物資。當天下午討論完,我就請產發處分頭搜刮了北北基兩千多個面罩,並請市立醫院先買十萬副拋棄式手套備用,入夜後一行人帶著防疫物資,浩浩蕩蕩前往崁仔頂。
我們與崁仔頂攤商溝通「兩罩一套」的防疫策略,並將第一波採購的物資全數發給各攤商,甚至要求外地前來採購的魚販,也得遵循兩罩一套的規定。在發布命令的當晚,為了避免臨時前來採購的消費者來不及準備,我們先與崁仔頂的攤商自治會討論好,在入口處直接設攤,將兩罩一套的配備依採購原價販售,因為一組才幾十元台幣而已,不構成大家的負擔,所以崁仔頂上至攤販下至消費者都可方便快速依循兩罩一套的防疫標準。
剛開始推行兩罩一套時,市府團隊其實收到許多攤商的意見,例如有人嫌熱,有人抱怨戴上手套不會算錢,也有魚販覺得,手套讓他們磨刀的手感都消失了,市府團隊陸續收到一些抱怨,於是接連幾天,我要求產發處駐點傾聽民意、耐心溝通,讓大家明白,這些不方便都是為了防疫、為了讓大家在疫情肆虐之下還能正常經營,加上鄰近的雙北市場接連傳出攤商群聚、確診甚至死亡的個案,證明我們超前部署市場防疫政策是正確的決定,這些攤商不只要顧營生,當然也會擔心自我的人身安全,因此不滿的聲浪也就逐漸平息了。
有了崁仔頂的成功經驗,我們順勢將這項原則推行到各大市場,實際走訪發現,大家忍受不便、收起抱怨,甚至互相提醒落實人流管制與雙罩一套政策,攤商在市場防疫功不可沒,大家成為市府最強力的支持者與捍衛者。而兩罩一套的政策,也列入中央政府發布的「批發市場防疫管理措施建議指引」,能夠為全國防疫做出貢獻,是基隆人的努力,也是所有市民的光榮。
防疫最重要的部分在於個人防護,我們除了針對封閉的室內市場,要求開窗通風,另外就是針對重點區域的攤商,進行PCR篩檢與打疫苗,而且不只固定攤商實名造冊,連流動攤販都做到滴水不漏。
我們依據疫調與疫情研判,匡列出防疫的重點市場,利用攤商營業時間,由警察與衛生局人員陪同,一攤攤詢問經營者與員工的資訊,把姓名、電話與地址都記下來,確實掌握名單並造冊後,就會通知攤商在指定時間與地點接受篩檢,並安排施打疫苗,在所有攤商完成第二劑疫苗施打前,市府每十四天為所有攤商快篩,讓市場攤商安心做生意,民眾也能安心消費。
本文摘自今周刊出版社《雙魚B.理科市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