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冬季,位於丹麥首都大區的腓特烈堡花園(Frederiksberg Gardens)綠地,總會被厚實的冰雪牢牢覆蓋,成為一座廣闊的室外溜冰場;在廣場上逆時針繞行的遊客,不經意地擦肩而過,臉上不見任何遮蔽。這看似再尋常不過的景致,對哥本哈根居民而言,是久違的自由。
點選Podcast《編輯室好好說》讓採訪團隊說給你聽>>https://pse.is/3vnysw
2月1日,丹麥政府認定新冠肺炎不再屬於「社會危急疾病」,解除包括戴口罩、進入公共場所須出示疫苗接種證明在內的大多數防疫措施,讓民眾回歸正常生活。儘管在人口不及600萬人的丹麥,每日平均仍有4萬例確診,但流行病學專家認為,染疫與重症間的關聯已明顯「脫鉤」,建議政府放寬管制,與病毒共存。
鬆綁,不是北歐國度的特立獨行。太平洋西岸的日本,去年11月底出現第一起Omicron境外移入病例後,隨即禁止外籍人士入境,這項明快的處置,在當時曾獲壓倒性的89%民意支持;但2月12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視察機場防疫措施時也宣布,希望朝放寬邊境管制措施的方向審慎思考。英、德、法等歐洲強權,同樣正熱烈討論著如何逐步取消防疫規定。
Omicron的危與機 看科學數據 台灣能夠跟進放寬管制
台灣,如今也將跟上國際間這波解封浪潮。2月14日,中央流行疫情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在例行記者會上正式宣布,最快在3月中旬,會將國人入境檢疫時間,由現行14天縮為10天;目前必須專案申請才能來台的外籍商務人士,入境條件也將同步放寬,檢疫方式則適用國人待遇。
公布政策前夕,陳時中對《今周刊》詳細解釋指揮中心決定走向放寬管制的思惟邏輯,在他的一套完整藍圖中,盱衡各項客觀條件,台灣不僅「能夠」跟上國際潮流,更重要的是,台灣「必須」跟進。
「Omicron剛出現的時候,我同時看見危機和轉機。危機是它從染疫到開始傳染的時間縮得非常短;轉機是它在全世界造成的重症率和死亡率都相對較低。」陳時中不諱言,放寬管制措施確實可能讓本土確診病例數上升,但指揮中心基於另一項考量因素:「如何在控制疫情與維持經濟活動之間取得平衡」、並經過綜合評估,仍做出開放的決定。
「我們很清楚看到,下半年全世界都會開放邊境,在那情況下,貿易立國的台灣如果繼續拒絕商務人士入境,恐怕會失去很多機會,造成經濟倒退。」陳時中認為,拒絕開放邊境,將使台灣產業在與其他國家的競爭上居於劣勢。
「清零」不再是重點 讓民眾認知打疫苗遠離重症才關鍵
國內流行病學專家,多正面看待逐步放寬管制的立場,但也呼籲指揮中心循序漸進,並且在鬆綁之前爭取時間做好配套措施。而疫苗覆蓋率,是重中之重。
疾管局前局長蘇益仁指出,面對疫情,全世界幾乎只剩下中國與香港還在追求「清零」,台灣不必花費巨大的社會與經濟成本試圖「消滅」病毒。但他認為,60歲以上高齡人士染疫的重症率與死亡率遠高於年輕族群,其中,去年率先施打疫苗的75歲以上長者的保護力甚至已接近失效,指揮中心應加速讓高齡者第三劑疫苗覆蓋率達到8成以上,才可避免重症病患造成的醫療資源負擔。
根據疾管署統計,截至2月14日,台灣12歲以上民眾有75.7%完整施打兩劑疫苗,追加劑覆蓋率則為30.6%;其中75歲以上高齡者施打兩劑的比率僅69.3%、追加劑則為45.7%,距離專家評估的開放邊境標準,還有一段差距。
對此,陳時中回應,追加劑覆蓋率達到12歲以上人口的50%,是開放邊境的重要配套措施,指揮中心希望3月中旬能夠達標。
兩年多來,新冠病毒已經歷多次變異,人類的防疫措施也隨之不斷調整。絕對的封鎖,顯然不是長久之計,如何善用手中工具與對抗病毒的經驗,在染疫風險與正常生活中小心取得平衡,是台灣與全世界,都必須面對的長遠課題。
更多精彩內容請看《今周刊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