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近日有位在荷蘭的台灣人在PTT上發文表示,荷蘭每天有破萬的確診,身邊3個朋友確診也都只是輕症,在家休息14天、篩檢陰性之後就算康復了,期間也沒有去醫院,納悶地表示「台灣在怕啥?」認為台灣人不必過於恐慌。
對此,另一位在荷蘭的台灣人台客J則持不同意見,Omicron的高傳染性帶來不確定性,雖然荷蘭疫苗接種率高達85%,即便重症率較低,大量的確診還是有可能會讓醫療系統崩壞。或許大部分的確診者都是輕症,但還是有一定程度死亡的案例,很多家庭因此破碎。
荷蘭的確疫苗普及率高(12歲以上85%,目前18歲以上第三劑45%),但目前每天確診人數還是約3萬人,上週的數字超過20萬確診,也就是每十萬人1,147人,如果用台灣人口換算就是單週26萬人確診。
也就是因為這樣高的確診率,荷蘭目前其實是在封城的狀態,所有餐廳酒館禁止內用,非必要的商店都不能營業,學校也只有中小學有開,其他層級都停止實體教學。的確在疫苗普及率高的效果下,輕症的狀況佔絕大多數,那麼為什麼荷蘭政府還要這樣搞?
主要是因為醫院量能的不足。大量的COVID病人給荷蘭的醫院和ICU龐大的壓力,目前有荷蘭ICU的量能是1,250床,約有400床給COVID病人用。
加上平常的需求,在疫情開始一直以來都非常緊繃,更不用說一些常規醫療,像是慢性病相關的手術,也因為COVID大量消耗醫療資源而被迫延後。
荷蘭政府的策略很清楚,知道火苗開始蔓延,要撲滅是不切實際的,重點在於讓醫療系統不要崩潰。
但Omicron的高傳染性帶來的不確定性,即便重症率較低,大量的確診還是有可能會讓醫療系統崩壞,下面圖是每百萬人入院數,可以看到美國(VS)、英國(VK)和法國(Frankijk)都有相當程度的增長。
也是因為這樣,荷蘭成為西歐少數目前處在封城狀態的國家,目前的封城維持到這一週,這兩天新政府將會決定未來的措施。
雖然或許大部分的確診者都是輕症,但畢竟還是有一定程度死亡的案例,下面這張圖是荷蘭統計局的死亡統計,綠線是預期死亡數,藍線是實際死亡數,我想只要看圖,大概就可以了解,COVID還是造成很多破碎家庭的。
因為疫情在荷蘭困住了兩年,覺得拿台灣的情況來跟世界其他國家比較是件很奇怪的事。客觀的來說,以荷蘭為例,光國界就不知道怎麼封,加上身為歐洲轉運站之一的史基普機場,大量的人流,如果要真正檢疫隔離,實務上根本就不可能。也因為這樣,政府本來就會採取不同的策略(荷蘭政府也是被罵到臭頭)。
而因為疫情的擴張,幾次的封城也讓經濟受到嚴重影響,這兩天已經有一些市長要求政府讓非必要商店開始營業,不然這些商店很有可能馬上就會破產。
台灣因為自己得天獨厚的條件和環境,加上大家的努力,能夠持續的讓民眾的生活不會因為疫情受到太大的影響,在我看來這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雖然我也不認同一些人對於COVID過於恐慌,更對一些針對確診者的獵巫行為感到遺憾,但我絕對也不會覺得這就是小感冒,只希望大家都能健康,台灣能持續控制疫情。
最後不要跟我說我ok你先確診,因為我已經確診過了......
作者簡介_台客 J 的橘色筆記
台客J,100%土生土長的台客。二十五歲前從未踏出亞洲,卻在2009年前往荷蘭留學,進而在這個低地國展開冒險。目前在荷蘭知名金融機構從事投資分析工作,過著台勞打工仔的生活。
更幸運的有個會說中文的可愛荷蘭老婆,是個不折不扣的荷蘭女婿。這個台客希望能用在地的眼光,加上中年男子的碎念功力,讓大家加減感受到一個不一樣的世界。
臉書專頁:台客 J 的橘色筆記
本文獲「台客 J 的橘色筆記」授權轉載,原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