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能源安全面臨日益嚴峻的挑戰,尤其是如何應對中國封鎖而仍穩定供電,台灣應在關鍵時刻確保核能與燃煤發電的電力來源。
台灣能源安全的情況
台灣的能源近 98% 依賴進口,也因所有用來推動其經濟發展的燃料都是進口能源,將深受到能源市場風險的影響。台灣依賴煤炭、天然氣和核能作為其主要發電來源,煤炭佔台灣發電的 45%、天然氣 35.7%、核能以 11.2% 位居第三,蔡英文總統訂出天然氣50%、燃煤30%、再生能源20%的 2025 能源目標。
但與此同時,台灣所需的工業用電達到前所未有的高需求量,根據能源局統計,2020年全台發電量超過2700億度,而工業用電約佔九分之五以上,正如今年年初台灣停電事件的影響,台灣的用電需求已成為發電壓力也危及蔡英文的能源目標。
不僅是電力,2020 年台灣幾乎 100% 依賴進口石油,化石燃料佔台灣能源的 91.3%。台灣的能源進口平衡與韓國和日本相似,韓國 87% 的能源供應來自化石燃料,且幾乎依賴進口,而日本 87% 的能源也來自化石燃料,大量進口的液化天然氣。然而,鑑於台灣面臨的軍事威脅,遵循其他東亞國家的能源供應模式並不適合台灣的情況。
台灣能源安全的地緣政治威脅:中國
台灣國防部在十一月時發布半年度報告說中國擁有封鎖台灣的港口、機場、與空中聯繫,並切斷我們的空中和海上交通線的能力。而中國的封鎖也威脅了台灣的能源安全,對此台灣民眾將會針對桃園大潭藻礁與核四重啟的能源公投案表態。
對此台灣政府已明定天然氣進口業者應儲備天然氣安全存量,安全存量天數2019年至少為7天,2027年達14天,儲槽容積天數現行為15天,2027年達24天,以因應進口中斷及天候等偶發性事件之影響。同時台灣推動能源轉型,離岸風電的短期目標要在2025年達5.5GW,並將燃煤發電量減半,但燃煤發電的特性將會有利於台灣突破中國封鎖台灣的能源危機。
是時候推動台灣自由能源貿易和安全
蔡總統的天然氣發展政策與其全球經濟和政治秩序的目標一致,因為美國和澳洲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氣生產國之一,這不僅僅是能源貿易,更重要的是台灣、美國和澳洲的經濟一體化程度越高,中國封鎖台灣的風險就越大。
美國應盡可能消除貿易壁壘以利與台的能源貿易,例如藉由亞洲EDGE— 透過能源增進發展和成長(Enhancing Development and Growth through Energy)— 或是自由貿易協定以加強台美之間的能源貿易和安全。
作者: Jordan McGillis
是「能源研究所」(Institute for Energy Research)政策副主任。Anthony B. Kim 是「美國傳統基金會」經濟自由度指數的研究員與編輯。
原文:Taiwan’s Energy Security and the Threat of a PRC Blockade
By Jordan McGillis and Anthony B. Kim Vol. 6, Issue 24 December 15,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