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路殺台灣人

路殺台灣人

2021-12-29 15:02

編按:台南一名孕婦日前駕車不慎輾過正在過馬路的一對母女,導致婦人肋骨骨折,才3歲的女童傷重不治,肇事者聲稱遭到A柱遮擋視線,因此左轉時未減速。

然而她事後竟稱,要將肚裡尚未出世的孩子「賠」給當事人,讓家屬聽了氣炸。

交通部長王國材周三(5/10)表示,對於這起憾事深感愧疚抱歉,同時也下令全台即刻起,全面推動行人專用時相、行人早開時相,維護行人的安全。

今周刊曾在2021年底報導,單是2020年,台灣馬路上就失去了3000條人命,傷亡總人數更高達50萬,等於平均一天約有1380人在路上非死即傷。

本刊報導指出,這背後有長期的結構性因素,必須審視道路的死角,阻止交通繼續路殺台灣人。

(原文刊載於2021年12月29日,更新時間2023年5月10日)

 

「通勤」聽起來是再平凡不過的日常了,然而,無論汽車、機車駕駛、單車騎士或是行人,每天走在台灣馬路上,面臨的風險卻超乎想像。

 

台灣路上,平均每天都有1380人因事故非死即傷,背後的結構性因素長期籠罩,必須審視道路的死角,阻止交通繼續路殺台灣人。

 

彼時盛夏,疫情肆虐,街上車少了。南台灣空氣燥熱,濡氣歪斜了道路景色,像有溼熱靈魂緩緩騷動。印度工程師尼爾瑪爾談到朋友蘿拉,折騰好久,終於可以回到她遠在薩爾瓦多的家鄉了。

 

2021年5月,蘿拉騎著她的Gogoro電動機車去做指甲彩繪。台南永康區富強路是條隨處可見的雙線道,她在外線車道往目的地直行,一輛預拌混凝土車則在左側內線快車道行駛,朝同一個方向開。然而,在接下來的路口,預拌車前方的小客車卻因準備左轉慢下來停等,因此預拌車司機向右變換了車道要繼續直行。但蘿拉正好就騎在預拌車換道的路上,於是,預拌車就像鋼鐵海嘯撲向她,後輪輾下⋯⋯。

 

她就這麼滅頂在他鄉的交通漩渦。修復師6月整理好她的身體,「親友發起活動募資2萬多美元。她可以完整地回家了⋯⋯。」尼爾瑪爾嘆口氣。蘿拉其實不是孤例,交通風險像迷宮裡凶惡的陷阱,隨時、隨地,威脅所有台灣用路人

 

10月,在淡水中正東路二段上,作家陳柔縉騎著單車準備回家。這條路的特色是三線轉五線道,右邊是往淡水的地下道,左邊則通往三芝。她原本騎在沿河建成的單車專用道上,但這條專用道沒有向三芝延伸,她要往三芝騎,就必須騎在慢車道。同時,五線道內側兩線也禁行機車,所以機車必須駛在機慢車車道。陳柔縉的單車速度慢,其他機車的速度卻和汽車一樣快,就在這條「慢車道」上,一個外送員的機車,從後方追撞了她……。

 

3天後,作家不治。她曾用清澈的筆觸,記錄了一個又一個台灣人身上發生的「小寫歷史」,她知道,人們都經歷著自己的喜怒哀樂,卻也同時被時代淘洗,任何人的生命史都反映了更大的歷史。

 

蘿拉和陳柔縉的故事一樣不只是悲傷的「小寫歷史」,它們映照出的是台灣交通的恐怖「大歷史」,逼我們凝視那些經年累月沒人注意,卻無所不在的「死角」。

一六年,在時任行政院長張善政、台南市長賴清德推動下,余幸司與時任國衛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長廖經倫、主任祕書江宏哲,及一五年在台南有防疫成功經驗的蘇益仁等人,共同策畫在國衛院下設新單位「國家蚊媒傳染病防治研究中心」(下稱蚊媒中心)。

 

前衛生署疾病管制局長、一五年臨危受命擔任台南市登革熱防疫總顧問的蘇益仁教授回憶,「那時候台南市情勢非常嚴峻,九月每天病例數都是一、兩百個,而且這些人全都需要住院。」過去擁有SARS、腸病毒、H1N1防疫經驗,當時剛接下總顧問一職的蘇益仁形容,他從來沒有想過挑戰「會這麼大」。而一二年從高雄醫學大學校長退下來的余幸司,隔年六十七歲之際接下國衛院代理院長一職,他原打算做六到八個月,想不到一做就長達四年。

 

國家級戰略滅蚊 「一通電話」串聯各領域專家

 

「過去研究者都是個體戶,現在是透過行政院的幫助,我們是用國家級的戰略做規畫。」當時接下蚊媒中心計畫主持人的余幸司,言談中透露出對國家政策的關心,他也表示當時為了開會,每天往返竹南、台北,「跑來跑去,差點弄到坐骨神經痛。」而身為代理院長的他,也需要常常跑立法院向立法委員報告蚊媒中心最新發展。

 

而余幸司雖然不是登革熱專家,但擁有豐富看診經驗的他,將長年觀察病人的學問用在處理行政上,「過去我在日本看診時,很多老人家不好意思說很痛,所以你要從他的表情、一舉一動中,知道他的病情是怎樣。」

 

余幸司擔下了穿針引線、與中央政府溝通的工作。包括台大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教授金傳春、資訊專長的研究員林培生、中興大學昆蟲系系主任杜武俊,以及蚊媒中心主任廖經倫等人,分別擔起各個不同領域的專家角色,余幸司表示:「這些人都是一時之選,每個人也都覺得這是他們發揮一生長才的機會。」接下蚊媒中心總召集人的蘇益仁也笑說,中心不少專家「都是被我們一通電話抓進來。」

 

最後在余幸司等人的奔走下,中央行政資源順利到位,蚊媒中心在四月火速於高雄、台南兩地揭牌,國衛院正式開始以「智庫專家」的身分協助地方政府消滅病媒蚊。

 

在蚊媒中心負責臨床研究、高雄醫學大學熱帶醫學研究中心主任陳彥旭也觀察,余幸司當時「對於科技防疫相當有遠見,並且成功整合地方與中央。」余幸司則謙虛地表示:「其實台灣不管技術還是零件人才都有,只是過去沒有統合的計畫,無法解決問題。」他強調防疫的成功「是團隊的功勞」,並且也得到地方政府很多的幫忙。

 

終於經過國衛院與台南、高雄兩個地方政府的努力,一六年在GIS系統上線、地方政府加聘人力測量誘卵桶,以及海豹部隊等幫助下,當年登革熱確定病例比一五年驟減逾九成。陳彥旭也分析,包括「檢驗試劑下放到診所、境外海關嚴格檢查及衛生教育」等多管齊下的防疫措施,其實也同時發生效果。

 

鎖定無人機噴藥監測 有信心南台灣不再爆發大流行

 

而這個模式為何會成功,身為蚊媒中心建立海豹部隊的「發起者」,以及建立GIS系統的協助者、台灣醫學之父杜聰明孫子的杜武俊,就點出「除了策略方法外,最重要的是落實,這點肯定高雄與台南防疫落實很到位。」杜武俊也樂觀表示:「只要這套系統持續保持運作,很有信心南台灣不會再爆發大流行。」

 

而早在一六年,就替蚊媒中心擘畫好未來的余幸司,也對未來產業的南向發展充滿信心,「無人機噴藥、監測,這些都可以是南向防疫產業。」不過他也認為,這次計畫對台灣最重要的啟示,是能不能把這次成功複製到其他案例上,「我們過去都在做幾千萬元的調查計畫,而這次一年花了兩到三億元建立了一個新模式。」在余幸司眼中,一場防疫作戰,看到台灣厚實的科技研究實力,從中也看到台灣充滿希望的前景。

 

滅蚊

 

余幸司

出生:1946 年
經歷: 高雄醫學大學校長、國家衛生研究院代理院長、國家蚊媒傳染病防治研究中心計畫主持人
學歷: 高雄醫學院醫學系醫學士、日本東京大學醫學部醫學博士

延伸閱讀
駕駛橫衝直撞,人行道被佔用…台灣交通「行人地獄」獲CNN認證,王國材:修法後未禮讓罰6千
駕駛橫衝直撞,人行道被佔用…台灣交通「行人地獄」獲CNN認證,王國材:修法後未禮讓罰6千

2022-12-13

 為何台灣每年交通事故傷亡達50萬人? 「大家都檢討三寶,真正問題絕對是荒謬道路設計!」
為何台灣每年交通事故傷亡達50萬人? 「大家都檢討三寶,真正問題絕對是荒謬道路設計!」

2021-12-29

再也不怕疲勞駕駛、讓交通事故降到零  智慧移動比你想像得更強大
再也不怕疲勞駕駛、讓交通事故降到零 智慧移動比你想像得更強大

2021-08-20

3天2人車禍亡、勞動部對外送平台祭勞檢 外送員怒批:政府等出事才作秀!
3天2人車禍亡、勞動部對外送平台祭勞檢 外送員怒批:政府等出事才作秀!

2019-10-14

蛋黃區若掉10%,銀行就倒閉…顏炳立:房市死死昏昏去!陶朱隱園一坪300萬不貴,為何沒人衝第一?
蛋黃區若掉10%,銀行就倒閉…顏炳立:房市死死昏昏去!陶朱隱園一坪300萬不貴,為何沒人衝第一?

2025-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