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製造業的數位轉型,關鍵不是設備與軟硬體,而是下一波的指數型成長訂單會在哪裡。投資有機會成為客戶的矽谷新創,就是在投資自己與企業的未來。
在矽谷旅居2年並擔任加速器業師,充分感受到硬體新創在智慧健康、環境感測與航太科技等領域的起飛,也看到相較於軟體新創,這一類新創不僅在矽谷不易獲投,更需要供應鏈管理與製造業資源。
台灣雖然有大型企業與兩代移民在美國進行新創投資,但企業創投因為管理成本不做種子期投資,而熟悉網路新創的二代多半不投資硬體。較有機會投資的是第一代的台裔天使,但這些前輩多半已經財務自由或交棒二代,已退出第一線的投資與管理工作。
而對於身負轉型升級壓力的製造業二代,若要打造智慧製造園區、投入數位轉型,關鍵不是設備與軟硬體,而是下一波的指數型成長訂單會在哪裡。投資有機會成為客戶的矽谷新創,就是在投資自己與企業的未來。
在開源不易、節流困難的狀態下,供應鏈的缺工缺料很可能成為壓死矽谷新創的最後一根稻草。而因為疫情與中美情勢,中國的熱錢與製造輸出都成了違禁品,此時正是台灣製造業與投資人的大好機會。
在新創圈這麼多年,我也觀察到即便投資同個產業與管理團隊,多支創投基金的獲利差異往往來自進場時機。每當全球性產業或經濟危機過後,新創估值大幅降低,基金募集與開始投資的年分,往往成為日後獲利倍率的關鍵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