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去聽美國台灣觀測站舉辦,由中華經濟研究院的李淳老師談「為什麼台灣不該禁止美豬進口」。去的時候心中帶著兩個困惑,而老師也在演講與問答中很詳盡的回覆。
以下簡述。
問題一:關於美豬在台灣的市佔率
現在支持萊豬進口的論點之一,是美國豬肉在台灣市面上販售的很少,占比很低(台豬約90%,外國進口豬肉總共10%,其中加拿大豬4%,西班牙豬、美豬各約1%),一般民眾想買也未必買得到。因此,大量開放後,只要清楚標示,讓不想買的人就不要買,其實對一般人幾乎不會造成影響。
然而,有反對者表示,現在美豬市佔率低正是因為過去的阻擋的效果,大量開放之後,美豬挾其大量生產的優勢,一定會擴大台灣的市佔率,對台灣豬農造成重大衝擊。
李淳答:
其實美豬的價格雖然比台豬便宜,但又比加拿大豬肉貴上不少,因此即使不考慮萊劑的問題,美豬在台灣市場的競爭力都有限。這些數據在台灣都是公開的,一查都知道。另,以日本為例,日本的進口豬本來就以美國豬為大宗,從2004年開放萊豬進口之後,美國豬肉的占比又繼續攀升。然而,從2013年開始,不含萊劑又便宜的加豬的市佔率開始大幅攀升,逼近美豬的地位。
加拿大的政策也很值得參考。加拿大是完全開放使用萊劑的,意思是說加國國內豬農可以使用萊劑,加國人民也會吃到含萊劑的豬肉。但加拿大畜牧業為了迎合國外市場(主要是中國)需求,會刻意出口不含萊劑的豬肉,加國的策略很清楚:就是要搶含有萊劑的美豬的市場。(堅持不能進口萊豬的台灣,在加拿大眼中終究會變成一個跟中國相似的市場。)
換言之,開放美豬進口之後,台灣其實也不用擔心市場上會充斥美豬。我們市場上最大量的進口豬肉來自加拿大,而且加豬的優勢大概還會維持下去。(當然如果我們擔憂的是「外國」豬肉對台灣「本土」豬農的衝擊,那又是另一個層次的問題了。)
問題二,關於美國為何如此在意豬肉
對台灣而言,美國是第2大貿易夥伴。對美國而言,台灣是第10大貿易夥伴。兩國的貿易量非常大,而相比之下美豬進口與否影響的利益非常小。據統計,2019年美國豬肉出口約267萬公噸,出口地區第一名是墨西哥70萬公噸、第二名中國66萬公噸、第三名日本36萬公噸。相較之下,美國僅出口1萬多公噸不含萊克多巴胺的豬肉到台灣。
在這樣的情況下,台灣就算堅決不進口美豬,美國也不會因此犧牲與台灣的經貿關係啊。又或者,如果美國這麼在意貿易,台灣可以不買美豬,但多買一點美國的石油、小麥,以彌補那個缺口,可以嗎?
李淳答:
首先應該要搞清楚一件事,就是美國人做事完全一碼歸一碼,不會因為政治上挺台灣,在貿易上就讓步。你若要多買他的石油小麥大麥,他會很高興,但豬肉還是不能少買。
美國在意的其實不是貿易量,而是原則問題。要知道,美國不是只跟台灣做生意,他的豬肉需要賣到世界上很多國家。如果今天他允許台灣不買美豬,就會留下一個藉口,已經開放進口美豬的其他國家,如日本,哪天就有可能在貿易談判時以台灣為案例要求禁止美豬,這對美國就會造成非常大的困擾。
(補充:這個邏輯如果一般台灣人覺得很難懂的話,換個角度來看其實就跟美國必須捍衛台灣的安全是一樣的。美國在乎的不僅僅是台灣一地的安全,而是它是否能維持它對其他國家的承諾的問題。一旦其他國家認為美國在中國的挑戰下無法有效捍衛台灣的安全,美國的信用破產,大哥就做不成了)
另外,老師提到一個問題:國際貿易的承諾是否適合用民意來予以推翻?
如果今天其他國家知道他們與台灣簽訂的貿易協定,可以因為一場公投就隨時翻案,這樣生意要怎麼做?這些國家以後還敢跟台灣打交道嗎?還是說以後每個國家都可以以本國民意為由推翻對他國的承諾?這樣是不是大家都很爽?但這結果對群體會是有益的嗎?
-----
以上紀錄有些摻雜了一些我自己查到的數據,李淳老師完整的看法可見於其他新聞報導。下面的圖表是我另外查到的。
由王家軒發佈於 2021年12月6日 星期一
由王家軒發佈於 2021年12月6日 星期一
由王家軒發佈於 2021年12月6日 星期一
本文獲八旗文化主編王家軒授權轉載,原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