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應該尋求一個平衡的狀態。」中華經濟研究院WTO及RTA中心副執行長李淳平靜地說。
公投第十八案反萊豬公投將於18日舉行,國民將就是否同意禁止含萊克多巴胺的肉品進口進行投票。
然而,受到公投結果影響的,恐怕不是只有要不要讓豬肉進口這麼簡單。
李淳就提醒,若是公投通過,台灣可能要付出三大代價。
代價一)失去國際信任,“亞細亞的孤兒“經貿困境再度重演
長期研究台灣的專家,華府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亞洲計畫主任葛來儀就指出,
這項公投如果通過,台灣再度限制美國肉品進口,恐會對台美貿易關係造成毀滅性的打擊。
“毀滅性”這三個字用得強烈。
「因為我們會失去信用!」李淳聳聳肩。
首當其衝的,就是台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
近年台美關係升溫,今年才終於重啟 TIFA 會談,克服十幾年來累積的困難。
然而,葛來儀表示,由於過去的經驗,其實有部分貿易代表本來就認為台灣不可靠。
若是公投通過,無疑是雪上加霜,更有可能讓台美關係再次回到沒有 TIFA 會談的狀態。
事實上,台灣與美國的 TIFA 會議,15年來共停開了9年。
李淳表示停開的原因,都是與萊劑及肉品開放有關,簡單來說就是美國認為我們沒有遵守國際標準,當中的因果關係非常明確。另外,台美之間也不是只有 TIFA ,還有經濟繁榮夥伴會議等;國際間還有眾所囑目的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再加上美國明年打算推動新的「印太經濟架構」協定,以現在的關係,台灣是有很高的加入機會。公投通過,等於出現「撤回開放」的情況,會讓臺灣經貿承諾的信用度被質疑,也為原本就想阻擋臺灣的國家送上藉口。
「目前這些變數都還沒發生,」李淳接著說,「若公投不是為了食安而是為了達到國內政治目的, 卻而犧牲台灣參與這些國際貿易協定的機會,絕對是因小失大。」
代價二)面臨美國制裁風險
除了失去信用外,若禁止萊豬進口,台灣最有可能面對的,會是美國的制裁。
「前例實在太多了!」李淳表示,支持方常以歐盟禁萊豬舉例,但歐盟失去的是相當於每年超過1億美元的賠償額。
不只歐盟,美國去年才宣布取消泰國品項總值達8.7億美元的關稅優惠。
原因就是因為泰國沒有按照國際標準,拖延開放符合安全容許量的萊豬進口。
而且不到一年的時間,泰國對美出口產值就衰退近一成。
李淳指出,可能立即受到衝擊的,就是鋼鐵業。
目前美國對台灣鋼鐵課徵的國安關稅高達25%,而台灣鋼鐵每年出口美國的總值達千億,25%關稅對鋼鐵業影響甚巨。
而且各國都積極與美國協商爭取調降鋼鐵關稅,韓國已經豁免、歐盟也即調降。
台灣過去三年都不成功,萊豬公投通過,肯定是難上加難。
換個角度思考,不只鋼鐵,像是自行車、或是水果等,任何出口品項,在各項協定展開後都有調降關稅的空間,「我們為什麼要親手放棄這些機會?」李淳說。
代價三)向極端靠攏,造成現況失衡
「所以我認為維持現況是最好的。」李淳表示,他完全理解食安是大家最關心的部分,但以歐盟為例,對於食安的要求是採取預防原則。
「其實應該追求平衡的結果,如果公投通過,天秤就會傾向一邊,變成追求極致的食安維護。」他進一步解釋,關於萊克多巴胺的劑量,所謂的國際標準,都是經過科學驗證的支持。當然,食品安全關乎健康及生命,並不是國際標準就不會受到質疑。
「可是我們並不是沒有其他選擇。」包括國內禁用萊劑,產地標示等對策,換言之,民眾只要按照產地標示,選擇國產豬,就絕對不會有接觸到萊豬的風險。
而這選擇,卻能為台灣帶來正面影響,解決台美經貿糾紛,創造未來台美的合作空間。
這才是平衡的結果,而且,這其實就是現狀。
「我們有太多替代性的選擇可以來消除心裡的擔憂。」他說,即使科學家跟民眾還是擔心,只要吃國產豬,就沒有任何問題,這也是配套解決方案。若是對標示有疑慮,消費者也可以選擇自己信任的品牌。
「不要讓想像的風險,去換過去重複發生的國際代價,以及我們台灣的未來。」
李淳強調並不是要犧牲食安來換取國際空間,然而平衡的現況,是不是對台灣更有利呢?
(經濟部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