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馬獎甫落幕,話題之作《美國女孩》的導演阮鳳儀已成影壇風雲人物,她不僅技壓群雄拿下最佳新導演獎,她的作品也在最佳劇情長片的評審激辯時間戰到最後一刻。
《美國女孩》在影展期間獲得空前好評,影評人聞天祥稱她是「把一部家庭劇拍成史詩。」其實,影片中的一切,都是阮鳳儀真實經歷過的人生。
▲阮鳳儀與《美國女孩》女主角林嘉欣討論劇情(照片來源:傳影互動提供)
台灣女孩的美國夢
「小時候,爸爸說美國是小孩的天堂。」回想自己成為「美國女孩」的起點,是小學一年級剛結束的那個暑假,阮鳳儀的爸媽有天告訴她,媽媽要帶她和妹妹移民到美國。
她懵懂跟學校裡最好的朋友說,自己要去美國玩,誰知道,爸媽所說的3個月後來延長成6個月,這沒完沒了的長假開始像個牢籠,困住失語的她;媽媽說,移民是為了讓她和妹妹學英文,從小比別人早識字的她,第二年就恢復語言能力,開始在美國扎根。
學校閱讀課讀的是《哈利波特》,這是台灣不會有的好事,上台報告更是阮鳳儀的強項,但文化差異無所不在地困擾這對母女。
▲圖左為阮鳳儀,右為妹妹(照片來源:阮鳳儀提供)
美術課上,老師要同學們先在教室的牆上畫出不同水果,再畫上藤蔓串起6種不同的水果,「我就是過不了那關,有的水果不長在藤蔓上,而且不同類的水果不應該長在一起。」小小的她,理直氣壯到讓老師把家長請到學校,媽媽的英文能力無法撼動主張創意的老師,阮鳳儀的堅持被視為太固執。
美國學風自由,但下課時間會強制學生到戶外活動,怕冷的她成了麻煩製造者,美國的強迫放風和台灣的強迫午休讓她同感困惑。
升上國中,她有天更因為書包裡有美工刀而驚動師長,母親被請到校長室,極盡澄清刀片在華人家庭的尋常,卻扭轉不了記小過的現實。
種種矛盾不斷累積,華人教會是支撐住母親的精神堡壘,但同儕間的眼色總是讓阮鳳儀看到自家矮人一截。
「爸爸賺台幣,我們花美金,媽媽必須對一切精打細算。」她的童年有大半時間在剪折價券,消費永遠只能挑折價商品。她連帶到學校的飯糰都被同學歧視,「因為美國小孩覺得海苔很噁心。」她笑出來:「所以我很快就被同化,改帶麵包。」
讀藥學系的母親原來在藥廠工作,移民之初本想考藥師執照,但光是伺候兩個孩子就已焦頭爛額;成長中的女孩看著,暗想絕對不能走上媽媽的後路。
就在阮鳳儀的叛逆意志一天天茁壯時,阮媽媽得了癌症,不得不帶著兩個女兒回台就醫,與丈夫闔家團圓,5年的美國夢在此畫下休止符。
綁著一家人的築夢日記
▲《美國女孩》林嘉欣與莊凱勛飾演一對夫妻(照片來源:傳影互動提供)
《美國女孩》就從「回歸」揭開序幕,那些電影裡的衝突都是真的。從獨門獨院的平房回到長壁癌的公寓,屋簷下天天都有爭吵,她總覺得媽媽偏心妹妹,媽媽不爽爸爸太寵她,一家四口相生相剋。
回台讀私立女校的她水土不服了一年,終於在國三認命「回不去美國了」,發憤讀書,考上師大附中,遇上啟蒙她寫作、看歐洲電影的老師,後來又考進台大中文系。
「其實我本來想回美國念文學的。」她古靈精怪一笑,當時的她志願當作家,做生意的爸爸馬上把近千萬元的學費算給她聽,「妳不如拿一百萬去環遊世界,還比較快成為作家。」
她當然恭敬從命,大一休學到法國住了一年,大三又到法國交換一年,一度想從事藝廊經紀的她,在實習後認清台灣環境不適合她而作罷。眼見畢業即失業,她決定到美國讀電影研究所。求學路上從未挫敗的她,第一年竟名落孫山。「這對我來說很震撼,那段時間只能接點翻譯工作做。」
第二年她如願申請上美國電影學院,畢業短片《姊姊》更在HBO主辦的短片展得了獎。當父親問她:「妳現在可以回來找工作了吧?」已決心拍電影的她,趕緊寫企劃案報名金馬創投,為自己的電影夢續命。企劃案裡的2500字劇情大綱,就是《美國女孩》最初的樣貌。
幸運的是,擔任評審的導演林書宇因為自身的移民經驗深受共鳴,義不容辭擔綱監製。阮鳳儀像是打了場勝仗,回家跟父親談條件:「爸,你讓我專心寫劇本,如果一年寫不出來,我就認份去找工作!」見女兒說得破釜沈舟,父親只能依她。
母女相愛相殺 一邊吵一邊抄
(攝影:劉咸昌)
於是,這個家又熱鬧起來,母女相愛相殺的戲碼從女兒青春期延續到輕熟齡。「有時候我跟媽媽吵一吵會突然發現,『這一句很好,媽等一下!』就到旁邊寫小抄,她就更生氣。」阮鳳儀笑得樂不可支,生猛的日常有時是她靈感的活水。
然而,她心知肚明:「在跟媽媽孩有心結的時候,妳很難做到同理每個角色,但編劇是,妳要替妳討厭的人找藉口,還要幫她正當化。」
因為與父親訂下一年之約,父親以生意人姿態緊盯每個月進度,比文化部審查小組還逼人;她與母親無法在餐桌上和解,書桌上的和解戲自然也卡關,內外交迫的阮鳳儀焦慮地找遍母女關係叢書,甚至去做心理諮商。
結果諮商師建議她邀媽媽一起來,阮母見女兒低潮,於心不忍陪著去了一次,諮商師又建議全家一起來。「結果我妹臨陣脫逃,我爸來了,講一講,我媽受不了,奪門而出。」阮鳳儀還是說得眉飛色舞,像在講一齣狗血有力,跟自己無關的八點檔。
這段地獄寫作的喘息時光,大概要歸功妹妹嫁人,媽媽沒空理她(但偶爾催促她隨便找個人嫁掉,那又是另一篇外傳了)。阮鳳儀甜甜一笑:「劇本最後可以突飛猛進地完成,就是因為媽媽去日本玩了兩星期。」
後來,她的劇本申請到輔導金,還拿了優良劇本獎,阮家二老終於相信女兒有能力闖出一片天。
從拍電影學到的和解課
(攝影:劉咸昌)
電影裡的母女終究是和解了,現實中呢?阮鳳儀不改直率:「我覺得沒有真正和解,隨著年紀增加,持續會有新的衝突,我們應該是理解。」去年她滿30歲,電影已完成拍攝,走過電影製作的歷程,連妹妹都說她脾氣變好了。
「因為電影是一群人同心協力去說服別人一件事,妳如果想做到期望中的樣子,就必須適度讓步。」她也坦言,經歷前期募資的過程,才知道爸爸所謂的做生意不容易,「妳就是必須一直去 sell 自己的概念。」踏出屋簷下的修羅場,電影打通她內心的糾結。
▲《美國女孩》方郁婷與林品彤首部大銀幕之作(照片來源:傳影互動提供)
回想去年封城期間,電影進入剪輯階段,許多導演在這階段都會琢磨到不想交出最後的定剪版本。監製林書宇戲稱,阮鳳儀是他見過最想趕快交稿的導演。
當時的她像是掉進每天重複循環的迴圈裡,每次交稿都覺得已經做到最好,但林書宇每次都給她一長串可以更好的修改建議,持續了4個月,她把自己的電影看了不下50次,是疲勞轟炸也是修煉,最感謝製片人苗華川連哄帶騙地陪伴她度過那段時光。
「我後來發現,更重要的是要跟自己和解,我要放下自己覺得被傷害的那一塊。」她口氣不再賁張,寫實電影中客觀無我的立場,成了她30歲後最想待的位置。
金馬獎落幕,電影將上片,阮鳳儀的爸媽也將進戲院觀賞這部關於他們一家人的故事,其實,和解也好、理解也罷,這都是關於所有台灣人的故事。
小檔案_阮鳳儀
出生:1990,新北市
學歷:美國電影學院碩士、台大中文系學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