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COP 26 談

COP 26 談

2021-11-24 11:04

逆轉氣候變化,是人類必須直面的挑戰,但COP 26會議上,卻不是每個國家都有緊迫感。
落幕前,會議聲明中,煤炭燃燒一字之差的措辭,讓主席落淚了……

 

在英國格拉斯哥召開的COP26氣候峰會,熙熙而來,攘攘而去,終於達成了一系列的協議。

 

120個國家承諾到2030年結束森林砍伐,各國達成保護世界上85%森林的全面協議;105個國家同意在30年前減少甲烷排放;100餘國家、城市、州和企業簽署了汽車零排放協議,至35年主要城市停止銷售石化能源的汽車;約500家金融企業承諾,將各自管理的130兆美元資產,投向與《巴黎協定》目標相配合的領域。

 

這是人類史上應付氣候變化聲勢最浩大的承諾運動,將五年前《巴黎協定》時候的目標更細分化,更具有承接力。20年前如果各國能夠達成如此的協議,一定被認為是人類一個巨大的勝利;如今達成的協議,聊勝於無,但距離達到人類控制、逆轉氣候變化,卻仍有明顯差距。

 

《巴黎協定》提出將地球升溫的幅度,控制在攝氏2度,最好是1.5度。10年內唯有達成全球排碳減半,人類才能夠有機會達成控制氣溫上升1.5度的目標。

 

澳洲和美國加州野火、美國東海岸和歐洲的極冷天候、亞馬遜流域的怪異環境變化,均和氣溫上升有關。如果人類不能在30年之前將氣溫上升控制在攝氏2度以下,科學家認為地球將發生不可逆轉的環境變化。如果人類沒有大的、根本性的改變,目前趨勢大致指向氣溫上升2.7度。

 

逆轉氣候變化,不是人類未來的挑戰,而是現在必須直面的挑戰。但COP26會議上,不是每個國家都有緊迫感。因為印度的反對,會議聲明在最後一刻,將煤炭燃燒的措辭從phase out(逐步消除)改成phase down(逐步減少),一字之差,意義完全不同,與會者譁然,會議主席哽咽。最具諷刺意義的是,美國總統一抵達格拉斯哥,就隔空對產油國施加壓力,要求增加石油產量,甚至威脅如果不從美國,會採取單方面行動。

 

這幾年,各國的確加快了減少碳排放的步伐,歐洲轉向風力發電和太陽能發電,中國關閉大量煤窯,美國不支持頁岩油開採,這些行動的共振,導致天然氣、石油價格暴漲,中國出現大面積限電。如果出現冷冬,人類可能面臨70年代級別的能源危機

 

COP26主席夏瑪含淚說:「集體博弈真的很難。」學過經濟學的人都知道,博弈是極其複雜的過程,往往不能得出最佳的選擇,何況多方共同博弈。人類選擇了以一種艱難方式,來處理人類歷史上最大的生存挑戰。希望明年的COP27可以見到更大、更全面的承諾,更希望承諾可以變成真正的執行,來保護我們唯一共同的生存空間

(本專欄隔周刊出)

◎全新《今周刊App》掌握最新即時財經脈動

https://bit.ly/2W35Y7n

延伸閱讀
美10月CPI飆6.3% 美元指數衝16個月新高! 陶冬:聯準會「這番話」以前從未出現 資金正加速回流美元區
美10月CPI飆6.3% 美元指數衝16個月新高! 陶冬:聯準會「這番話」以前從未出現 資金正加速回流美元區

2021-11-21

中國今年雙十一異常低調,成交金額卻創新高!陶冬:中國新零售正在轉變
中國今年雙十一異常低調,成交金額卻創新高!陶冬:中國新零售正在轉變

2021-11-14

減碳之痛
減碳之痛

2021-11-10

升息爽約 市場認錯對沖基金爆虧 陶冬:各國央行能拖就拖,不過是風暴前的平靜
升息爽約 市場認錯對沖基金爆虧 陶冬:各國央行能拖就拖,不過是風暴前的平靜

2021-11-07

在直升機上撒錢的鮑威爾,被通膨逼慘了!陶冬:英銀將開第一槍,全球升息潮就要開始
在直升機上撒錢的鮑威爾,被通膨逼慘了!陶冬:英銀將開第一槍,全球升息潮就要開始

2021-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