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企業轉型的MBA教授或企業講師,都喜歡提諾基亞(NOKIA)的案例。在還沒有智慧型手機的年代,嚴格說來,是在蘋果iPhone問世以前的世界,是諾基亞引領風騷的黃金時代。2007年iPhone落地、三星等大廠接著推出安卓系統的智慧型手機;唯獨諾基亞,仍舊兢兢業業地固守功能性手機的城池。
2011年,蘋果、三星的手機銷量相繼超越諾基亞;2014年微軟收購諾基亞手機部門;至此,諾基亞手機王朝正式走入歷史。當時網路流傳一則故事,諾基亞CEO在被收購記者會上低頭垂淚,吐出一句管理界的金句:「我們沒做錯什麼,但我們卻輸了。」事後有不少網友對這則故事的時空人事背景提出質疑,但這是後話,也不是我們討論的重點。
工作上總會遇到突如其來的狀況,有經驗的管理者會做好有關QDCS(品質、交期、成本、服務)各方面的準備,以面對客戶需求的可能改變;過去我們提過的「服務型政府」,更要擁有QDCS的態度。
COVID-19讓地球人一陣慌亂,國與國、人與人間的互動停擺;雖然透過遠距視訊仍可以達到部分溝通的目的,但是面對面、握握手,甚至熱情擁抱,才是人類最棒的互動形式。尤其在商場上,若要產生一見如故的化學效應,光靠視訊是不容易達到這種效果的。
日本政府宣布放寬邊境管制,有條件開放商務人士與留學生入境;前提是要完整接種2劑疫苗,原本10天的隔離期可縮短為3天。對國人而言,這真是大好消息,哈日族更是「驚喜」不已。然而,進一步了解,日本首批開放國家名單中,竟然沒有台日好朋友的台灣。日本不是送了我們大批疫苗嗎?怎麼打了日本送的疫苗,卻不放寬對我們的管制呢?大家的反應頓時轉為「驚訝」。
指揮中心對此狀況的回應是,還要再跟日方了解、溝通,但是台灣仍將維持入境14天檢疫的規定。這種「天涯我獨行」的堅持,讓人「驚嚇」指數爆表。
熱中政治的台灣民眾,最喜歡把「只問專業,不要泛政治化」掛在嘴上。這話對,也不對。試問當今社會各類不同領域的活動,哪一項可以脫離「政治」而行?商業、經濟、金融活動受到政治的嚴格規範就不提了,連慈善、社福、運動等也離不開政治的範疇啊!
回到日本放寬入境管制話題,為什麼漏掉台灣?外交是國內政治的延伸,國際外交更講究對等原則;日本人入境台灣要隔離14天,台灣人入境日本只要隔離3天,這種狀況如果成真,日本政府要怎麼對自己的國民交待?不光日本,其他國家研擬放寬管制名單時,也會遇到類似的問題。
台灣人早已不自覺地患了「巨嬰症」,什麼都想要、卻不願付出,只在乎權益、卻逃避責任,只知索求、不知互惠。如今連政府本身也染上巨嬰症,不考慮放寬入境管制,卻要再跟他國「談談看」。
入境限制如此,台灣積極尋求加入的CPTPP(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也有相同的狀況;只想賣東西給人家,卻對人家要賣進來的產品嫌東嫌西。商機是不等人的,等到大家都快跑到終點,台灣才驚覺要遵守遊戲規則,歹勢,遊樂場的門票已經賣完了。
防疫心態固然不能鬆懈,但防疫戰略則必須拉高視野,提升至以國家整體競爭力為考量主軸。全球疫情發展至今,主流戰略思維已從清零轉向共存,目的是為了最大限度地恢復人類的正常活動,包括社交和經濟活動。
說得更直白些,眼前台灣的「疫情作為」,必須從公衛防疫的專業層次,提升至國際外交和經貿往來對等互惠的泛政治層級,而箇中國際政治、國內權力折衝運作的複雜程度,恐怕已不是勞苦功高的指揮中心扛得起的重擔了。
防疫指揮中心守護國門的辛勞成就令人感佩,但是大環境已迥異於過去一年多的況狀,包括疫苗施打率超過7成、境內確診屢見加零、國際陸續放寬邊境...。放寬管制的國家彼此交流愈來愈頻繁、人民間的感情愈來愈好,堅持清零政策的國家漸漸發現,沒人要和你作朋友了;這樣的政策,要不要考慮調整呢?
正如網傳諾基亞CEO說的:「我們沒做錯什麼,但我們卻輸了。」台灣沒有做錯,甚至做得很好;但我們的挑戰不一樣了,若不改變作法,很可能就會輸了。
作者簡介_郭智輝博士
崇越集團董事長、中華企業經理協進會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