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成為近年干擾全球的最大黑天鵝,隨著疫苗、口服藥物開發,噩夢終將告歇,然而在威脅地球的排行版上,極端氣候變遷無疑才是終極大魔王,影響力勢必更深更遠,各國領袖、企業領導人都必須及早做好準備;從節能減碳到2050淨零碳排,企業的創新動能,被喻為下一場生死存亡戰。
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延續去年叫好叫座的「臺北好社企企業挑戰賽」模式,邀請大型企業出題、社會企業解題,針對食農創新、環境保護、社會採購、循環經濟集思廣益,由公私部門攜手,找尋商業與永續新解方,將臺北打造為宜居永續城市。
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11月2日舉辦「臺北社企新力量 永續城市新契機」110年度成果發表會,揭示臺北市政府如何輔導臺北好社企,與企業以嶄新合作模式,打造社會與環境所需的新解方。創新城市需要年輕人當房客,他們可回報城市源源不絕的創意,社會企業所提供的創新產品與服務,猶如為城市種下一顆永續種子,悉心灌溉,有朝一日必能成為守護大地的方舟。
臺北市大家長柯文哲市長與黃珊珊副市長聯袂出席成果發表會;柯文哲市長致詞表示:後疫情時代,極端氣候將成為更嚴峻的考驗,包括節能減碳、減塑、淨零碳排、推動循環經濟,得靠政府與企業一起努力,臺北好社企計畫藉由公私部門單位的密集合作,除追求營利外,也能聚焦社會新價值。
企業出題社企解題 創新改變起步走
柯文哲以臺灣即將邁入超高齡化社會做舉例,「臺北市針對人口老化編列相關預算,明年社福預算金額已達202億元,這些年費用不斷上升,我們乾脆把很多相關社會企業負責人找來開會,討論後發現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把更多社會福利事業改交由社會企業來執行。」
正所謂高手在民間,以往,臺北市政府採取2種策略,最終發現由下往上,亦即開放臺北市做為社企實驗場域,初衷雖好,但產業落地化成效差;反觀由上往下的做法,政府作為大型採購者之一,每年公布採購哪些創新服務,邀新創、社會企業投標,反而成效較佳。柯文哲笑說:「政府出題、企業解題,帶動臺灣社會往前走,同理,企業內部出題,徵求社企來投案,集思廣義謀求解決辦法,讓社會變得活潑又創新。」
參與此次計畫的執行單位KPMG安侯永續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黃正忠也指出:「面對社會與環境的風險,我們需要串聯政府、企業與社企等多方利害關係人來共同投入,才能翻轉局勢,臺北好社企計畫陪伴社會企業成長,透過企業挑戰賽機制,協助大企業們找到適合社企夥伴,共同投入社會與環境議題解決,創造可見的社會改變。」
80間社企多元激盪 打造臺北宜居城
邁入第7年的「臺北好社企」計畫已成功輔導超過80家次的社會企業,並透過舉辦第二年的「企業挑戰賽」促成食農創新、環境保護、社會採購與循環經濟4大主題的社會創新合作。
「食農創新」議題中,全球速食龍頭漢堡王預計與社會企業岩生築見合作開發無添加雞塊,讓消費者在安心享用在地美味的同時,也能支持偏鄉部落弱勢經濟。
針對「環境保護」議題,環球購物中心則計畫與社企攜手,在商場內打造全臺第一個綠色永續親子共學體驗空間。
面對「社會採購」的需求,便利超商龍頭統一超商以賣貨便、Open Point會員平臺,結合Story Wear、綠色冀泉、環境友善種子、勝利廚房、仁舟社會企業等5家社會企業,提供消費者循環包材與社企產品等永續消費新選擇創業維艱,為協助社企尋得更多適合的資金實踐其社會使命,全臺第一個投資社企的公益信託基金SERT推出亞太地區首創「社會影響力特別股」,並投資臺北好社企鳴醫提供遠距諮商服務,強化社會安全網。金融產業中,國泰集團與陽光伏特家推出結合綠電與邵族原住民部落關懷公益專案,啟動員工減重、大地減碳、社會共榮3部曲公益綠能革命。
為實踐「循環經濟」,專注頭皮養護的B型企業美科實業預計攜手配客嘉與鉅田,打造配送用循環包材與可分解瓶蓋;散熱專家高柏科技同樣借助配客嘉的循環包材服務,打造永續供應鏈。
如活動中臺北好社企學姐Story Wear創辦人陳冠百分享:「永續的路上,沒有人是局外人」;「臺北好社企」計畫期盼持續以創新模式公私協力、鏈結企業與社企,共同將臺北市打造為宜居永續魅力之都,共榮共存。
臺北市政府柯文哲市長、黃珊珊副市長、產業發展局林崇傑局長與110年度臺北好社企夥伴合影。與會貴賓:(由左至右)啟夢許匡毅創辦人、青瓢鄭文普共同創辦人、瓦特先生張茂益執行長、植人糧心徐晉棠執行長、日常經典黃金樺創辦人、鄰鄉良食譚景文創辦人、(由右至左)萬秀孫文創張瑞夫創辦人、心輔犬陳奕君執行長、本住黃一展執行長、島內散步邱翊執行長、Story Wear 陳冠百創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