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第二選區立委陳柏惟罷免案今晚結果出爐,依照最後統計數字,罷免同意票計7萬7899票、不同意罷免票7萬3433票、無效票1226票。同意票跨過法定罷免門檻,陳柏惟服務處晚間自行宣布罷免通過,承認努力不夠,服務處感謝大家協助與支持。
陳柏惟成台灣史上第一位被罷免的立法委員,也是2016年選罷法下修罷免門檻後,繼高雄市長韓國瑜、桃園市議員王浩宇,第三位被罷免成功的非里長級地方民意代表。
短短一年多,台灣就舉行了三次罷免投票案,不論被罷免的民意代表所屬政黨,選前國民黨與民進黨幾近傾全黨之力支持或反對、各自號招鐵粉支持的激烈態勢,使得選情越發白熱化,人民在行使《憲法》保障罷免權同時,卻難以避免成仇恨動員,也為台灣政局增添高度的不穩定性...
罷免權大於投票權? 相對少數決定民代去留
在兩陣營激化選情下,此次罷免案的投票率跨越5成,創下罷免案歷史新高,高於先前國民黨 立委蔡正元24.98%、時代力量立委黃國昌27.75%,高雄市長韓國瑜42.14%及桃園市議員王浩宇、高雄市議員黃捷的28.14%、41.51%。
雖然如此,此次罷免案的投票率仍遠低於2020年立委選舉的77%。
從得票數來看,此次同意罷免案票數雖跨過選罷法的同意門檻*,但罷免案依最後統計結果,同意票僅7萬7899票,相較陳柏惟2020年選舉時的11萬2839得票,少了3萬4940票。
台中第二選區立委投票人數為29萬4976人,依照「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規定,同意票要達員選舉區選舉總人數4分之1以上、逾7萬3744票,且同意票要高於不同意票,罷免案才算通過)
罷免案成政治性報復 成案數屢創歷史新高
針對選罷法運作現況,台大政治系教授王業立先前受訪時曾直言,目前罷免門檻較低,各黨將罷免權作為政治手段,近期罷免動員頻仍,整個社會無法在選舉後穩定下來,民主國家長期處於動員狀態,不利維護民主品質。
回顧台灣罷免史32次修法,直接影響罷免提案成功率的重大修法為1994年10月、2016年的二次修法,可以發現台灣選罷法修法動機多為政治考量:
一、1994年10月,國民黨因應「反核四」團體提案罷免5立委,上修選舉門檻:
1994年第二屆立委林志嘉、詹裕仁、洪秀柱、韓國瑜和魏鏞,五人都因贊成核四廠興建被提案罷免。
罷免成案、未投票期間,國民黨強勢主導上修罷免門檻,將門檻「1/3以上投票,同意票多於反對票」上修為「1/2以上投票,同意票超過1/2」,即「雙二一制」。
最後五人因投票率不足、僅21%,皆未達法定門檻,宣告罷免失敗。
二、2016年,下修提案、連署人數、並降低罷免門檻:
2015年太陽花學運後,有民間團體提起「割闌尾計畫」,鎖定網友罷免意願最高的國民黨立委蔡正元、林鴻池、吳育昇發動罷免,最後僅蔡正元通過連署成案,最後罷免案同樣也未成功。
2016年立法院改選,民進黨以多數通過黨版本選罷法修正草案,下修提案與連署人數,並將罷免門檻由「雙二一制,改為同意票達選舉人數4分之1以上,並採相對多數決」。
據中選會統計,選罷法自1980年上路21年以來,光是2016年修法後,罷免案提案成案數就超過歷年總成案數逾50%。
王業立歸納,過去兩次修法過程,皆是以立法院絕對多數強力運作,是針對特定事件的「報復性」修法,是各方政治角力的結果。以目前運作經驗來看,各黨都會受到傷害,建議政黨還是要平心靜氣、多半公聽會,聽取各地意見,不該憑著多數實力,強行通過,對民主政治運作不好。
防報復性罷免藍綠不同調 內政部目前沒打算
罷免制度如何避免「報復性罷免、仇恨性動員」?朝野多位立法委員日前(20日)曾於立法院內政委員會提出主張。
民進黨立委羅美玲表示,陳柏惟當時以11萬多票當選,如今只要7萬多同意就能罷免掉,「罷免、補選在台灣政治圈不斷巡迴,對台灣的政治氛圍是不好的現象」。羅美玲主張,主張檢討罷免案通過標準,避免助長報復性罷免。
國民黨立委林文瑞則認為,民進黨當初為「割藍委」降低罷免門檻,如今為「割萊委」欲再次修正並提高罷免門檻,呼籲制度不應為單一政黨單次需求而變更。
內政部長徐國勇則於詢答時說明,罷免都有成功或不成功的案例,很難定論好壞、及修法必要,各界可以再討論,不過現階段內政部暫時沒再次修法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