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曾經說過:「如果當初是雷曼姊妹銀行(Lehman Sisters),而非雷曼兄弟銀行(Lehman Brothers),今天的世界會很不一樣」。
而在2020年的台灣,似乎也看到了同樣的情況。2020年全球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經濟活動受不小衝擊;然而,由女性治理的台灣上市公司每股盈餘(EPS)成績優於產業平均的比例高達近6成,顯示在變化多端的詭譎環境下,女力成為最能抗疫的一股力量。
根據台灣女董協會今(20)日公佈的第二部《女性治理白皮書》,在2020年,由女性治理之台灣上市公司營收成長家數優於該產業的比例為37.2%,EPS成長家數優於該產業的比例為56.6%。
台灣12產業女力爆棚 疫情下6成表現優於產業平均
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審計服務部執業會計師涂嘉玲進一步分析,在總共21個產業中,有12個產業女力爆棚、表現優於同業,分別為:塑膠、建材營造、資訊服務、電器電纜、汽車、化工、貿易百貨、觀光、其它電子、紡織纖維、造紙與鋼鐵。
台灣女董協會分析,在台灣947家上市公司中,由女性治理的上市公司(指董事長或總經理其一為女性者)僅佔約12%,其中,由女性擔任董事長之上市公司共66家,僅佔6.97%,較2018年微幅成長0.16%;由女性擔任總經理之上市公司共66家,僅佔6.97%,較2018年減少1.25%。
整體而言,台灣女性領導者的比例在近兩年無大幅度的變動趨勢,若與美、英二國女性董事比例相較起來,最大差幅逾21%,顯示女性在上市公司的決策與影響力仍具成長空間。
不過,這樣的差距可望逐步縮小,經濟部政務次長曾文生表示:「目前台灣已做到國營企業理監事有超過三分之一為女性的目標,且理監事名單還在持續調整中,未來女性比例還可望再增加。」
此外,儘管在上市公司中女性高階主管還是相對少數,但根據經濟部商業司統計,台灣中小企業公司負責人為女性的比例為31.16%,顯示在台灣,女性企業領導者比例較高的集中在中小企業。
美國女性勞動力受疫情衝擊重大 台灣職場女力相對穩定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是,根據2021年3月美國人口普查局調查,自新冠肺炎疫情以來,離開勞動力市場的人口中有近8成是女性;麥肯錫更研究證實,在過去12個月中有四分之一的女性考慮從職涯退出。
所幸,在女性治理的上市公司中,女性員工自2018年至2019年呈現上漲趨勢,平均佔全體員工近5成,女性治理之上市公司在員工性別比例較平均,比例呈現穩定趨勢。而在2019年至2020年間,儘管因疫情緣故,整體數字呈現微幅下滑,但相較外國離開職場的女性比例高達8成,台灣女性員工展現高穩定職場力。
至於台灣上市公司女性領導者面對的主要挑戰有哪些?根據台灣女董協會的調查,最大宗就是面臨「無意識偏見」,像是被貼上「情緒化」的標籤,大約有超過一半的受訪者(54%)都曾遇到類似的經驗。
此外,必須承擔「無償的照護責任和非職場工作」如照顧家人和承擔家務者,則高居第二位,有近一半的女性領導者(48%)都曾面臨平衡家庭及職場的巨大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