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這個學期我該住哪裡...」大學生貧困租房生活:我也沒有想出人頭地,怎麼過得這麼悲慘

「這個學期我該住哪裡...」大學生貧困租房生活:我也沒有想出人頭地,怎麼過得這麼悲慘
圖片僅示意

李惠美

政治社會

shutterstock

2021-10-15 11:19

「這個學期該住哪裡......」

 

大學時期,一到了開學前3個禮拜,我就會緊張得心跳加速。這個學期該住在哪兒、該怎麼找房子、該怎麼籌月租、是否要再多打幾份工......煩惱這些與生存息息相關的問題,最後都會歸結到「我也沒有想出人頭地,只是想好好讀書而已,為什麼要過著這麼悲慘的生活」,進而陷入愁雲慘霧之中。

 

「宿舍(一個學期1萬7千至2萬元)→下宿*譯註1(一個月9,400元)→半地下室套房7個月(押金28萬5千元,月租1萬元)→出租公宅*譯註2(押金2萬8千元,月租2,500元)→新社區隔間型套房*譯註3(押金28萬5千元,月租1萬元)→大學生房屋押金貸款*譯註4(押金200萬,每月利息3,100元)」上述的租屋型態演變,是我從2009年進入大學就讀之後,一直到2014年止短短5年6個月期間,在首爾「留學」時所經歷的租屋型態。幸好我家不是窮得「不上不下」,而是窮得「很徹底」,讓我能夠獲得各式各樣的福利補助。當然,這也不是什麼天上掉下來的好運,是我寒暑假期間狂翻出租公宅資訊、學校出租網頁才得到的結果。

 

或許有人會說,20歲時能夠搬出家中經濟獨立是一種「浪漫」,但這對好不容易能靠獎學金到首爾讀大學,並帶著入學前兼職家教攢下的2萬8千元來到首爾的我來說,無異於是在野外自生自滅。當時的我認為,「家」絕非是讓人感到安全的休息空間。

 

因為實在太窮,我從來不敢想租月租1萬1千元以上的套房,28萬5千元的押金是家裡所能給我的最大支援,而我很清楚,很多家庭甚至做不到這一點。住在月租剛好一萬元的套房時,我因為強迫自己在除了生活必要開支之外,每個月還必須存下一點錢,所以一口氣接了4個家教,同時還在校內打工,每個月收入將近5萬7千元,這樣的做法甚至為我贏得「富豪家教」的外號。雖然打這麼多份工並非出於自願,不過這也讓我得以靠著這筆錢,在大三那年到美國紐約留學,並自給自足地讀完加上延畢共5年的漫長大學生活。當然我也非常清楚,即使貧窮,我還是能夠從事「家教」這項高收入的打工,而且之所以能夠爭取到競爭率高到誇張的校內「爽缺」,是因為我就讀知名私立大學,有大量來自富裕家庭不需打工的學生。

 

雖然跟我一起住了一年的室友,從來不曾打掃過房間的環境、雖然洗澡時必須提著沐浴用品到公共淋浴間、雖然放在公共冰箱內的養樂多總是不翼而飛,但一個月付1萬7千元至2萬元的租金就能入住的學校宿舍,以「居住的穩定度」而言可說是最好的選擇。升上2年級之後,學校便不再管學生家住得有多遠、經濟狀況有多差,只是通知學生為了新生入學,舊生須一律退租。我不想伸手跟母親要租房子時需要的「高額押金」,於是整個冬天都在為二年級的落腳處奔走,堅持不到最後關頭絕對不會屈就於「考試院」這種環境。最後我搬入位於京義線的鐵軌旁,一個月要價9,400元的下宿,我決定選擇比一人房便宜的雙人房,跟素昧平生的人一起生活。

 

 

本以為雖然在鐵軌旁邊,但至少晚上應該會很安靜,沒想到不到半個月,我就因為凌晨每20分鐘一班的火車離開那間下宿,搬到另一間半地下室的套房。當初我只想到白天會有客車運行,沒想到深夜也會有載運貨物的貨車。載運貨物的火車在深夜裡來來去去,每一次火車經過,這棟老舊獨棟住宅的牆壁與窗戶便被震得嘎吱作響。

 

因為覺得遠方傳來的火車行駛聲會令我心跳加速,繼續下去可能會罹患精神疾病,再加上連從冰箱裡拿顆「雞蛋」出來吃,都必須要看下宿房東的臉色,所以下宿住不到一個月,我就搬到附近押金28萬5千元,月租1萬元的半地下室套房。

 

我在那間套房的室友是「蚯蚓」和「灶馬」。因為不想用「公共洗衣機」,所以我便請房東幫我在陽台放了一台個人洗衣機,或許是因為這樣,從某一刻起,我的陽台每天都能看到一隻蚯蚓。不知道牠們究竟是從排水口爬進來,還是從某個我找不到的縫隙鑽進來,總之,我必須每天拿樹枝將蚯蚓丟到路上,這對我來說簡直是場酷刑。如果刻意不處理蚯蚓,牠們就會被陽光晒乾,皺巴巴的樣子宛如一條乾掉的臍帶,這些蚯蚓乾會發出腐爛內臟的臭味,就這麼黏在地磚上,牠們不再是屍體,而是變成一道「痕跡」,於是我必須天天用漂白水清洗陽台。

 

而位於半地下室的大門,鑰匙孔總是動不動被灶馬占據,我經常要逼迫牠們離開鑰匙孔去其他地方散步。你或許很好奇,為什麼我不把這些情況告訴屋主?在學校附近要用這個價格找到能住的地方並不容易,再加上已經搬過幾次家的我,對這種情況早就習以為常。最重要的是,當時還很年輕的我,完全不知道原來房客也有所謂的「權利」。2010年夏天,以日期來看應該已經進入秋天,但卻熱到近乎需要發布高溫警報的程度,我迫切地想吃碗冷麵消消暑,偏偏繳完房租之後,戶頭裡的餘額只剩下不到10元。約莫10年前,還沒有推出結合交通卡的信用卡,我必須每天儲值固定金額到交通卡裡。那天,在麻浦區城山洞結束家教打工之後,坐在公車站的我想到一個省錢妙招,那就是從這裡走回位於西大門區延熙洞最北邊的租屋處,大約只要花一個小時就能走到,但天氣熱到我幾乎要融化,體力不容許我這麼做。當時我好像呆坐在公車站30分鐘,後來便傳了封求救簡訊回老家,給當時正在工作的母親。

 

「媽,匯個300塊給我吧,我現在手頭沒錢。」

 

母親自然不可能知道我是在什麼情況、什麼心情下傳這封簡訊,於是她匯了300元「整」給我,我立刻到附近的連鎖小吃店吃了一碗冷麵,如果沒吃這碗冷麵,我可能會因為覺得自己太可憐而在路上大哭。接著我上了公車,戶頭裡還剩110元,這是每當我面對自己的貧窮時會最先想起的事。

 

大學時期因為沒錢而發生的悲慘故事多得不勝枚舉,在這麼坎坷的情況下,一個「20多歲」青年的生活,絕對不如青春連續劇中描繪得那般清新,也沒有成長小說勾勒的雄心壯志。雖然將重點擺在貧困上,進而去比究竟誰比較不幸是沒有意義的空談,不過我想,當時的我與蟻居村老人或街友唯一的不同之處,就是只要我積極投入非正規的兼職就業市場,就能迅速賺到當月的月租。因為我的學歷、年輕與個性等個人特質都是市場喜歡的條件,所以我才能賺足學費,好不容易能從大學畢業,但即便如此,每個月到了要繳月租時,那份「可能會被退租的恐懼」仍然困擾著我,也使得對居住不穩定的擔憂成為我心中的恐懼。

 

譯註1:通常會與房東或管理人同住,有供餐、有個人獨立房間,共用衛浴的家庭分租形式,大多出現在大學周邊。

譯註2:由政府或政府相關單位買下既有房屋後,經過修繕、維護,再以低於市價的方式出租給低收入戶、弱勢階層。

譯註3:俗稱「月租房」。舊式的套房除廁所外並無隔間,新式附隔間的套房則是將廚房或陽台等空間隔開。

譯註4:因應韓國特殊的租屋形式「傳貰( 俗稱:全租)( 韓國特有的租屋形式,房客租屋時支付房價約1/4至2/3不等的金額給房東作為押金,便不需要每個月繳納月租。房東可以這筆押金進行投資,房客約滿退租時可將押金全數拿回。) 而生的貸款方式,提供大學生一筆押金以承租傳貰房。

 

作者簡介_李惠美(이혜미)

大學主修中文與政治外交。2015年於釜山日報展開記者生涯,期間曾轉任韓國日報企劃採訪組記者,現為政治組記者。曾獲韓國記者協會「年度女記者獎」、韓國記者協會「本月記者獎」「年度資料基礎探查報告獎」「韓國網路新聞獎大獎」等獎項。

本文摘自大田出版《剝削首爾

延伸閱讀
仲介口中的「能照到太陽」指的竟是浴室的小窗戶...韓國32歲蟻居青年:我只需要「撐到」找到好工作
仲介口中的「能照到太陽」指的竟是浴室的小窗戶...韓國32歲蟻居青年:我只需要「撐到」找到好工作

2021-06-04

付了5千塊定金給房東,想反悔不租,錢可以拿回來嗎?律師真心話:租房子一定要懂的自保守則
付了5千塊定金給房東,想反悔不租,錢可以拿回來嗎?律師真心話:租房子一定要懂的自保守則

2020-12-04

「當初覺得付房租浪費才買房,結果租房反而更便宜...」一例子看懂:窮忙族的理財盲點
「當初覺得付房租浪費才買房,結果租房反而更便宜...」一例子看懂:窮忙族的理財盲點

2020-11-09

【重雷】電影《寄生上流》教我的事:廉價的尊嚴,讓窮人翻不了身
【重雷】電影《寄生上流》教我的事:廉價的尊嚴,讓窮人翻不了身

2020-02-14

身價60億富豪堅持月付50萬租房:買下2棟大樓、1棟華廈悔悟,當房東根本是種懲罰
身價60億富豪堅持月付50萬租房:買下2棟大樓、1棟華廈悔悟,當房東根本是種懲罰

2019-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