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是資本主義的一大特色,發展至今正處於十字路口。從推動經濟發展與創造財富的角度來看,企業居功厥偉,但細究它的成功原因,主要是將天然資源與人力資本有效率地轉化為財富,財富經常又重新分配到少數幾個股東。
這樣的經濟繁榮卻導致全球陷入危機,面臨著氣候變遷、生物多樣性流失慘重,乃至於社經不平等現象加速……等考驗。我們為何會走到這一步?「企業」這個崇高理念又為何造成如此不堪的後果?
答案要從一九七○年找起。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傅利曼(Milton Friedman)當年宣稱「經理人是企業擁有人的代理人」,受到各界注目。一九七六年,經濟學家詹森(Michael Jensen)與麥克林(William Meckling)將「股東至上理論」(shareholder primacy)具體化,認為企業經理人不僅有義務遵從股東的意願,得以不惜犧牲其他所有利益關係人,也認為股東只關心利潤最大化。
八○年代發生幾個現象,造成這個理論更加普及。包括美國前總統雷根與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夫人等政治領袖,為了因應歐美經濟的停滯性通膨,經濟理念偏向自由主義理論。他們將經濟疲態歸咎於政府監管、工會與稅收政策……等,卻未體認到二戰後,企業利潤滿盈的年代已經進入尾聲。只光靠企業獲利就能締造理想的經濟成長率,在當時成為一個簡單而省事的論述。
企業宗旨迷思
管理層太專注於將股東報酬最大化
與此同時,企業對管理層的訴求從營運專業大幅轉向金融專業,新一代管理層篤信「股東至上理論」,認為如果有企業做不到這點,對其惡意收購是天經地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