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一下,要在狹窄的台灣海峽,插上千支以上的大風機,又要讓每年數以萬計的船隻,順利通過寬度僅有十幾公里的「航道」,應該怎麼辦?離岸風電計畫的第三階段,把台灣海峽風電的裝置容量,從第二階段的五.六GW(百萬瓩),一下提升近兩倍,這個問題,就變成一定得面對的挑戰。
一張看似平凡的「紅燈區」地圖,就是台灣提出的解決方案。
列49項禁開發區 比第二階段多一倍
這張被戲稱「紅燈區」的示意圖,全名為「海域範圍敏感區域」,在行政院七月二十三日公布的「離岸風力發電區塊開發場址規劃申請作業要點」中,被列為最重要的第一號附件,裡面把禁止開發的「高敏感區域」全部訂了出來,包括:自然保留區、汙染管制區、國家級溼地、機場管制區、電纜、天然氣管、漁場、航道,都在禁止風場開發項目內,大大小小一共列了四十九項,比第二階段的二十三項,整整多出了一倍有餘。
猛一看,可能直覺會以為,又是政府擋人財路或卸責的工具,其實,「這張圖,是讓效率加分,而不是限制……。」親自參與規畫的海洋大學校長許泰文說,正是因為這樣的規畫,「第三階段的風電量,才在最後,從十GW提升至十五GW!」
他進一步解釋,在航空業,民航機機長在起飛前,通常會看到已經畫好的航道,這些都是透過經年的數據統計,才得出的最適航道,飛機只要依照航道飛行,在一定的風速及高度下,碰到亂流的機會最低。但往來船隻密集的台灣海峽,竟然一直沒有這樣細膩的航道圖。
黑水溝上的船隻大小各異,海峽的風,冬天和夏天也不一樣,以往只有粗略的航線圖,其他都必須依靠船長的經驗調整,但在台灣開始進行離岸風電開發之後,情況已經改變。既要考慮風場最大的發電效能,又要兼顧貨運及漁業航道,還要保障風場實作及維運時的安全和效率,特別是彰化沿岸至風場之間,航道寬度大約只有九海里(約十六.六公里)左右……。
海大校長許泰文:白海豚到底會不會轉彎,只有數據會告訴你真相。(圖/海洋大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