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887年,劉銘傳於臺灣開設「全臺鐵路商務總局」,規劃縱貫鐵道的雛型,並著手興建基隆至臺北、臺北至新竹的鐵路。北臺灣鐵道路線,多行經位於淺山丘陵地帶的客庄聚落,促使客家族群在地理因素的影響下,與鐵道產生密切聯結,除了投身鐵道興建之外,也在縱貫鐵道開通後,成為第一批鐵道運輸員工。
時光流轉,現今臺灣鐵路局的員工中,仍約有40%比例為客家族群。早期長輩常言,如果逢年過節臨時買不到火車票,用客語詢問售票人員,十之八九會碰到客家鄉親,說不定會順利買到車票。
地利之便 投入鐵道建設
築蓋鐵道工程浩大,清朝政府需要地方頭人(領袖)仕紳協助採辦材料,特別是枕木、道碴(碎石)等取自於山林資源的材料,具有地利之便的客家族群,便成為採集材料的不二人選。
「興建臺灣鐵道的材料幾乎皆由客家人包辦。」中華民國鐵道文化協會理事長劉宥緯表示,當時桃竹苗一帶地方客家頭人,帶領鄉親墾拓山林資源,採集材料給清政府築建鐵道。例如苗栗「廣泰成」的墾首黃南球,砍伐山林樟木製成鐵道枕木;新竹的陳朝綱則與地方仕紳合資,為清政府採辦道碴。
日本政府接管臺灣後,1899年開始築蓋西部縱貫鐵道,亟需大量勞力投入。客家人原本多從事看天吃飯的農業,築建鐵道可獲得相對穩定的收入,多居於鐵道沿線地帶的客家人,便自然而然地加入建設鐵道的行列。
劉宥緯表示,客家人參與鐵道建設的事例,並不侷限於桃竹苗地區,全臺縱貫鐵道,特別是靠近淺山丘陵地段的林業鐵道,例如嘉義奮起湖、宜蘭太平山、花蓮林田山等,皆可看見客家人的身影,後來也大多就地落腳,形成客庄聚落。
加入鐵道營運 促使南桃園興起
1908年西部縱貫鐵道通車之後,傳統河運逐漸被鐵道運輸取代,成為臺灣重要的交通運輸工具。火車除了載人之外,更重要的是運送樟腦、茶葉等外銷經濟作物,載貨運輸量相當大,亦需要大量人力營運,客家人在完成修築鐵道之後,便順理成章地加入鐵道運輸事業,擔任駕駛、鍋爐工、鐵道維護、車輛維修、服務人員等工作。
縱貫鐵道的興建,促使地方以車站為中心,吸引人潮、商業聚集,形成新城鎮聚落。桃園地區鐵道開通後,改變過往以北桃園大溪為商業、政治重鎮的現象,帶動設有火車站的南桃園市鎮興起,例如楊梅、中壢、平鎮等著名客庄聚落,形成現今南北桃園雙核心的雛型。
客家子弟不怕苦 從基層做起
從採集材料、築蓋鐵道,到鐵道營運,處處可見客家人的身影,而這樣的脈絡從清朝、日治,一直延續到戰後臺灣鐵路管理局(以下簡稱臺鐵)成立,目前臺鐵運、工、機、電四大處中,客家人的占比仍相當高。
劉宥緯分析其中原因,除了早期的地理因素之外,也與客家人吃苦耐勞、認真打拚的個性有關。「蒸氣火車沒有冷氣空調,火車駕駛室夏季高溫、冬季寒冷,工作人員需長期處在極端環境下工作,不間斷地鏟煤,以維持火車行進動力,是相當辛苦的工作。」
鐵道運輸工作雖辛苦,但收入相對穩定,加上過去臺鐵考試制度未完備,員工多靠介紹引進,團結的客家人便招攬親朋好友一同進入臺鐵工作,「例如哥哥姐姐帶弟弟妹妹、爺爺爸爸將工作傳承給兒子等,也間接形成臺鐵的師徒制,以師傅帶領徒弟的方式,將技術經驗傳承下去。」
對於許多客家子弟來說,鐵道運輸工作除了幫助其生活獲得溫飽之外,也成為安居樂業的基礎。許多客籍臺鐵員工,一開始從臨時工、基層修車工做起,一路做到駕駛、高層管理職位退休;也有人原本僅是小學畢業,在臺鐵邊工作邊讀書,最後取得碩士、博士學位的故事。劉宥緯表示:「穩定的鐵道運輸工作,幫助許多客家子弟改變原本出身命運,從勤苦生活中翻身。」
興築鐵路、維修機械、搬運貨物等勞重工作,均有客家子弟的汗水貢獻其中。
本文轉載自《桃園客家》。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