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政府,不僅先進國家在做,臺灣也跟上了這波新浪潮,在國發會和各部會的努力下,行政院於今(2021)年啟動「開放政府國家行動方案」(NAP, National Action Plan),為加入「開放政府夥伴關係聯盟」(OGP, Open Government Partnership)的行列先行墊基。
不同於參與其他國際組織,臺灣不是加入了OGP之後,才開始學習如何開放政府。事實上早在臺灣加入OGP之前,就已對印太區域做出了很多的貢獻,除了大家耳熟能詳的農耕和醫療服務外,現任行政院政務委員兼任「行政院開放政府國家行動方案推動小組」召集人唐鳳也曾多次和民間夥伴連袂出席OGP大會、分享臺灣經驗。
為了證明臺灣在OGP的領域足堪表率,臺灣還特別花了很多力氣,去把政府不夠透明,或是一般民眾難以接觸的領域一一加以透明化,逐步地將我們之前經歷過的黑暗、不透明,甚至戒嚴的過去,化成養份,做為有意朝向開放政府前進國家之參考,「其價值不亞於國際組織在人權、兩公約、消除對婦女歧視上的貢獻」唐鳳如是說。
不同於其他OGP會員國,臺灣在開放政府的施作上,有著自己的特色。
公民科技社群開啟公私協作新模式
有著「科技島」之稱的臺灣,擁有很強的公民科技(CIVIC TECH)社群,一經發現問題,不待政府啟動標案或是擬訂計畫,公民科技社群就動了起來,而且只要花上2、3天,靠著程式的編寫,就解決了大小不同的社會挑戰,這樣的案例可謂是不勝枚舉。
舉例來說,去年2月臺灣才剛組成口罩國家隊,當時很多媒體民眾都擔心口罩分配不透明,一時之間謠言四起,於是有民間友人跳出來做了很多視覺化產品,甚至在手機上建置疾管家的APP,讓民眾一打開手機就可以直接和疾管家聊天,讓謠言沒有發揮的空間,一下子就把大家焦慮降低最低,「這就是開放資料的好處」。
另在今年5月臺灣疫情轉趨嚴重時,公民科技社群也邀集了很多做實聯制的開發商以及設計師,再結合中華電信、關貿網路公司夥伴,在短短的2天內,設計出簡訊實聯制系統,將原本需要花24小時才能完成的疫調工作,縮短到不到24分鐘就完工,這就是公民科技社群的威力。
臺灣的公民科技社群不光只能服務臺灣,在科技無國界的現在,一旦其他國家碰到類似的問題,臺灣的公民科技社群透過線上或是親自去當地辦活動的方式同樣可以進行技術或是政策的互相交流。
族群包容成新亮點所在
為了讓開放政府的政策更具體化,「行政院開放政府國家行動方案推動小組」特別在第一次自主研提國家行動方案時,提出了「推動資料開放與資訊公開」、「擴大公共參與機制」、「增加性別及族群包容性對話」、「落實清廉施政」及「執行洗錢防制」等5大承諾事項範疇。
唐鳳自詡,在清廉施政和洗錢防治上,臺灣在國際上的排名,最近都大幅的升高,另在「推動資料開放與資訊公開」、「擴大公共參與機制」上,臺灣經驗也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至於「增加性別及族群包容性對話」更是臺灣開放政府政策的亮點所在。
唐鳳指出,為了確保新住民等多元族群、年紀不到18歲的青少年這些會受到政策影響但卻無法循傳統代議政治表達意見的人,也有政策制訂和參與權,臺灣開創了公投、連署,參與式預算等創新模式,讓他們可以跳脫4年1次或是2年1次的僵化選舉機制。
花了這麼多力氣,走向開放政府,唐鳳不諱言,臺灣最終的目標有三,一是希望做到國際鏈結,以OGP為舞台,為臺灣樹立民主創新國家的新印象,二是希望將民主深化,期待在公投成案以及付諸社會討論前,可以有更多凝聚共同價值的時間,並得以透過創新的想法,找出一個大家雖不滿意但可以接受的做法,不再形成對立。
三是希望透過此方案,協助全世界做後疫情時代的數位治理轉型。唐鳳直言,民間監督政府,再由政府提出解決方案的模式不僅曠日費時,成效也不彰,不如循反向採購的模式,由民間先投入,待小有所成時,政府再來放大影響力,這麼一來,從民間發現需求到解決需求,時間就可以大幅縮減,事實上相同的模式在日、韓都有先例。
儘管開放政府國家行動方案今年才剛起步,但在規劃之初,臺灣就將行動方案的效期一路從今年貫串到2024年5月總統蔡英文任期結束,之所以做這樣的規劃?唐鳳直言,是希望能夠創造一種傳承的文化,將來不論是哪個領導人在位或是哪個政黨執政,都有「開放政府是必經之路」的共識。
(國家發展委員會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