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台灣,常聽到人問說,你的期待是什麼?」在與《今周刊》寒暄幾句後,面對本刊遞出的問題,亞洲公司治理協會(Asian Corporate Governance Association,ACGA)台灣觀察員吳麗莎(Neesha Wolf)沉思了幾秒,給出了一個頗讓人意外的答案。「這個題目本身,其實正映照出台灣整體公司治理的問題……。」吳麗莎說。
去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在亞洲公司治理協會兩年一度頒布、針對亞洲十二個國家的公司治理評鑑報告中,台灣僅次於澳洲、香港與新加坡,排名第四,創下歷年來最佳成績。報告一出,不僅金管會及證交所等主管機關欣喜,國內媒體也多引述相關排名統計,樂觀看待台灣公司治理發展的此一躍進。
今年八月底,在中文版評鑑報告對外發布的時間點前後,吳麗莎接受本刊專訪,談到台灣公司治理表現,有別於過去半年內輿論的樂觀氛圍,她的語氣中,有肯定,但透露更多的,是對台灣公司治理「化不開的濃濃憂慮」。
(攝影/蕭芃凱)
思考〉背後蘊含的意義
善用態度、想法,達到「良善治理」
憂慮的引線,吳麗莎指出,是台灣社會對「標準答案」的渴求意識。
「台灣(在公司治理上)很努力沒錯,但……,」話鋒一轉,「台灣,總是習慣專注於獲得快速和簡單的答案。」
吳麗莎解釋,或許是這個國家長期以代工生產製造為基礎,而代工業的一個核心思惟,就是「你給我一個標準答案,我就可以打勾!」「偏偏,公司治理遠遠不是這麼簡單。」她繼續說,公司治理的核心,「其實是這些答案背後所代表的態度,以及想法。」
吳麗莎以台灣近年積極推動的獨立董事制度為例,「台灣很多公司會認為,有一個人在你的董事會,符合法規的基本條件,你就叫他獨立董事,但是他真的獨立嗎?」答案,是否定的。
另外,像是審計委員會,她表示,如果翻看台灣一些公司年報對審計委員會的背景揭露,許多成員完全沒有任何的會計和審計經驗,這樣還能叫審計委員會?「台灣整個制度的問題在於,它具備了所有應該有的『名稱』,不過這些名稱,真的符合整個制度的精神和目的嗎?」吳麗莎質疑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