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長期關注公司治理議題,但老實說,每次製作這類專題,編輯團隊在思考標題時,都得天人交戰一番:「公司治理這4個字要不要寫進標題?」「當然要,這是整套題目的主角啊!」「但是,讀者一看到這4個字,會不會就提不起興趣?」
公司治理,確實是相對生冷的四個字,但卻與每一位股東的權益、與企業的經營體質、與資本市場的公平正義高度相關。本期封面故事,我們盤點台灣公司治理與國際主流的距離,題目源起於幾位外資圈朋友的告白,而後我們採訪了亞洲公司治理協會的台灣區觀察員,以及外資機構顧問公司等,在他們口中的台灣公司治理,絕不生冷,反倒有著許多光怪陸離的戲劇情節。
怪,是因為與國際主流脫鉤。例如台灣的法人董事制度,不僅全球罕見,而且制度被濫用的程度恐怕更是世界之最,在董監改選前,你可能看不到法人董事候選人的背景資料,難以判斷適任性;選出新的董事後,董事會成員也可以在不到1年的時間內超級大搬風,不必再經過眾股東的討論或同意……。
又如上市櫃公司年報裡的董事介紹,一張表格,專長項目為欄,董事名單為列,表格內打滿了勾勾,代表每一位董事都是10項全能,「這張表格,對股東判斷董事會的專業度毫無幫助。」亞洲公司治理協會的台灣觀察員說,台灣公司治理的相關表格已經夠多了,「但真正重要的,是讓每個人理解公司治理的內涵、建立文化。」
衝著這句話,我們最終還是把「公司治理」這4個字放進標題。字面看上去是有點冷,但希望透過報導,讓讀者能用更熱血的情緒,感受這4個字的內涵與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