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每年去台灣渡假,回美國的時候,行李箱裡裝的除了在台南林百貨買的紀念品,最珍貴的大概就是從台灣帶回美國的「磅米芳」。回到美國上班,我在辦公室吃磅米芳,一天大概吃3片,怕吃太快吃完就沒了,吃太慢又怕不脆了。
我在美國住那麼久,當然吃過好的牛排,可是我最懷念的還是在台南旅遊才能品嚐的台南牛肉湯。對我們這些住在海外的僑胞來說,台灣的美食是有錢也買不到的,只有回台灣渡假的時候才吃得到。
但我第一次寫跟台灣美食相關的文章卻是在講,台灣的一些路邊攤和餐廳的衛生讓人不敢恭維,結果一位網友留言:
「你沒有在台灣做過餐飲業就沒資格批評,一碗麵才收你多少錢?利潤這麼低,怎麼可能還要兼顧衛生。」
看了那個人的留言,我深感不可思議,原來老闆上菜時手指插到湯裡,是因為消費者的錢付的不夠?找錢不洗手,然後在看起來很髒的抹布上抹一下就繼續做食物才能降低成本?
昨天看到 PTT 的一則消息是日本要做台灣風味的夜市。台灣人在這個 PTT 貼文下面的留言:
「地板要坑坑巴巴,到處都有亂吐檳榔渣,然後永遠沒有乾燥的時候;桌子要微黏,最好用一塊抹布整天不洗重複擦拭,擦拭只是動作不為清潔,視覺上桌面沒有掉落的食材配料就可以。」
「太乾淨了不像+1,地板不夠黏,失敗!」
「老闆娘端碗的手指有插在湯裡面嗎?沒有的話不要跟我說台灣味。」
可見大部分的台灣人也知道台灣餐飲業衛生不好的問題。我有一次去日本旅遊,體驗了日本的精緻和高品質,我讚嘆不已。在日本吃飯,一般價位當然比台灣高,但是物超所值。
我心想: 「日本這麼乾淨,水準這麼高,我對日本的食品有高度信心,如果可以選擇我一定會買日本製的食品。」
我一直記得我表弟對我說:「台灣還有人週末搭飛機去日本買米耶!」我表弟的這句話就很清楚的說明了,提升衛生,提升品質是有價值的!
日本人只是保持街道整潔,確保食品衛生安全,把自己的古蹟文化維護完善,就已經是一流的觀光勝地了。
所以那位台灣人在臉書上回我:「一碗麵才收你多少錢,你還能要求什麼衛生?」我覺得他搞錯問題根源,台灣的許多餐廳仍是銅板價是因為品質沒有提升,而不是價錢低所以無法提高衛生品質。
新聞提到台灣夜市,餐廳營業額是30年來最慘,我認為台灣政府應該在這段時間輔導所有餐飲業者轉型,把餐廳衛生評分制度上線,趁機讓所有攤商註冊營業登記,輔導餐廳攤販全體升級刷卡手機結帳系統,輔導推廣中英雙語菜單,從頭到尾設計一套全面無接觸式的用餐體驗,讓台灣不止是抗疫模範生,也提升台灣的餐飲產業競爭力。
不幸的是,台灣的政治人物似乎喜歡用「做建設」的方式來改善很多問題,最好的例子就是韓國瑜說要做個愛情摩天輪來吸引觀光客。
我認為台灣進步緩慢的原因是政府沒做好管理,因為制定規範,懲罰衛生沒有達到標準的餐廳,會惹來民怨,所以政府不敢管制,可是大多數的人不會反對政府做建設。
所以台灣變成這樣的國家:黑黑的指甲垢插在湯裡,夜市和菜市場有摩托車穿越,有野狗穿梭,再加上二手煙,已經習慣了,沒關係。然後大家期待下一個水泥工程可以吸引觀光客,帶來人潮。
韓國瑜的「愛情摩天輪願景」其實反應了:有太多台灣人沒有決心面對問題根源,不願意用行動要求立委制定規範,不關心傳統市場和夜市的衛生,卻只希望政府花錢做建設吸引觀光客。
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台灣人持續這種「大建設思維」,而不思考如何提高自身的價值,台灣的夜市攤販,許多餐飲業,就會一直是銅板價,台灣就只能是銅板價的台灣。
作者簡介_外國倫看台灣
我的人生一半在美國, 一半在台灣。
因為背景, 自然會拿美國和台灣比較。
因為愛台灣, 所以希望台灣能夠學習美國的優點。
希望台灣能夠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