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到現在,薩卡利埃內(Dovilė Šakalienė)都還清晰記得那個溫暖的夏夜,曾以政治犯身分被流放到西伯利亞的祖父在她耳邊說:「孩子,我本來以為要一直等到妳的兒孫輩,才有機會見證立陶宛重新成為一個自由國度,但這一刻我突然感覺,在我有生之年,也許還能看見立陶宛獨立。」
那是一九八九年八月二十三日,《德蘇互不侵犯條約》簽署五十周年,兩百萬名波羅的海三國(編按: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民眾,手牽手組成一條長達六百多公里、連結三國首都的人鏈「波羅的海之路」(Baltic Way)。沿路上,人們唱著各自的國歌、手舉母語標語和國旗,向全世界展現三個種族文化相異、卻有著遭蘇聯兼併共同命運的小國,追求獨立的決心。
當時才剛滿十一歲的薩卡利埃內,跟著家人,全程參與這場改變波羅的海三國命運與冷戰國際秩序的和平示威;三十二年後,她的身分是連任兩屆的立陶宛國會議員,曾因譴責中國政府在新疆侵害人權而遭制裁,但提起當年回憶,語氣仍活脫是個深受震撼的女孩:「那是難以置信的重要一刻,我開始相信只要堅持理念與價值,即使沒有強大的武力,也能達成困難的目標。」
愛自由的人應互相關照
從香港、白俄羅斯到台灣 它全力相挺
女孩的國家沒讓她失望,一九九○年三月,立陶宛在首次完全自由選舉組成的新國會開議當天,決議「收復主權」。其他也想擺脫蘇聯掌控的加盟共和國,雖也紛紛發表主權宣言,但最「躁進」的立陶宛,獨自承受蘇聯最嚴厲的經濟封鎖與文攻武嚇。當年人口僅三百七十萬的小國始終沒有退讓,一直撐到一九九一年八月蘇聯政變,蘇聯共產黨經一番內耗後,再也奈何不了境內分離勢力,其他國家才紛紛宣告獨立。
波羅的海三國,尤其是立陶宛挺身對抗強權,最終實現獨立的歷史,三十年來激勵了無數追求民主自由的團體組織;對於在全球各地為相似理念奮鬥的人們,立陶宛人也從不吝於表達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