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研究,高中要落實一○八課綱,仰賴校長行政能力與校內專業學習社群,否則難以提供學生可探索潛能的環境。為此,教育部必須減輕教師負擔,增加與大學端合作,才能讓高中老師全心全力設計出新穎的課程,帶領學生進行生涯規畫。
「我設定的主題是『減少不平等』,學生經過一連串練習後,必須分組制定題目,接著到圖書館蒐集資料。我後續要指導學生判讀圖表、分析次級資料,進而產生觀點,完成六頁的期末報告。」內湖高中公民科教師周維毅攤開三十頁的課程大綱,詳細地對《今周刊》記者說明自己設計的「探究與實作」課程。
一學期的課程中,周維毅「講授」的時間不多,反而不斷拋出問題、刺激學生思考並尋找解答,例如他會提供勞動部與移民署的統計資料,請學生嘗試分析越南籍人士來台數量增加的原因;經過反覆練習,再讓學生尋找有興趣的議題,製作分析報告。這份期末報告,可能成為申請大學時上傳的「學習歷程檔案」。
挑戰從無到有 規畫多元選修課
一○八課綱為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將過去個人申請大學第二階段的備審資料,調整為學習歷程檔案,學生必須自行上傳課程學習成果與多元表現。課程學習成果可以是經授課教師認證的課堂作業、實作作品、書面報告;為了讓學習成果與申請大學校系相關,各高中會盡量開設不同領域課程,供學生自由選修,內湖高中的「探究與實作」就是其中之一。
一○八課綱上路,不僅六十一萬名學生要適應新的課程、教材與招生制度,五萬名第一線高中教師同樣扮演重要的角色。他們除了負責既有的部定必修課,還必須從無到有地規畫設計多元選修課程,壓力一點也不小於學生,以周維毅任教的內湖高中為例,校內七位公民科教師就分為三個「社群」,分頭準備不同課程,再彼此支援教案與上課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