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加速產業轉型與數位升級,不少城市早就超前佈局,要解決企業投資水、電、土地、人才與勞工的「5缺」問題,台灣的城市都準備好了嗎?展望未來,疫後又要如何快速振興地方經濟?
由《今周刊》主辦的「台灣大未來:全球重啟‧奪勢造局」國際高峰會線上論壇,今下午高峰對談由《今周刊》董事長謝金河擔任主持人,邀請到桃園市長鄭文燦、高雄市長陳其邁,分享兩大城市成功進行翻轉的訣竅。
陳其邁:從煙囪進入到高科技領域 抓住危機成轉機
高雄以往為石化、重工業的重鎮,近期慢慢變成半導體產業聚落;已經兩年沒賺錢的中鋼,今年預估營收超過600億元。
近期,高雄市有不少石化產業悄悄轉型,政府也在當地積極孵育不少新創園區、加碼招商,如發展5 G、AIOT的「亞洲新灣區」;此外,台灣的半導體產業也逐漸在高雄加碼投資,從台南一路延伸到高雄的半導體「S廊帶」也逐漸成形。
陳其邁指出產業轉型關鍵之一,即「抓住危機作為轉機,策略調整對每個城市是重要課題」。
陳舉例,以往高雄被認為是缺水之都,但台灣上半年大缺水,高雄是雙北以外第一個水情反轉的城市。
陳其邁指出,高雄近期伏流水開發、海水淡化與水庫調節用水計畫多管齊下,讓水資源來源更多元、供水能相對穩定。據統計,高雄目前每日可穩定供應用水160萬噸,未來每日供水可增加至190萬噸,供水無虞。
面對近期疫情衝擊地方經濟,陳其邁表示,「與其每日思考場域如何開放、服務型態」,決策受制於國際與本土疫情變化,不如推出創新服務。
陳說,疫情間高雄率先推出「高雄好家載」,結合疫情受創嚴重的計程車與餐飲業,透過數位平台提供跨域合作。民眾在家用點餐平台叫餐,政府補貼部分計程車車資,並能增加餐飲商家訂單,「電商平台商業模式將改變,不如加碼協助餐飲業轉型」。
鄭文燦:疫後「紓困、暖身、振興」三部曲 活絡基層經濟
桃園現為六都當中,人口社會增加最多的城市;近年在經濟部投資台灣三大方案「台商回台」、「根留台灣」、「中小企業」中,投資總額佔全國20%、為全台第一,創造2萬3千個就業機會。
桃園的工業產值約2兆9400億元;展望未來,桃園更是蘋果供應鏈、特斯拉供應鏈的產業重鎮。
然而,自去年起,國際爆發的本土疫情,由於桃園有桃園機場,堪為疫情海嘯的第一排,重創航空業;加上今年5月以來爆發的本土疫情,諾富特飯店、國軍804醫院等群聚感染,服務業、銀行業衝擊都不小。
鄭文燦指出,目前在城市交通、綠色能源或是水文化轉型逐漸打下基礎,讓未來20年桃園穩健起飛;然而短期桃園因疫情受到的經濟衝擊仍是挑戰。
鄭說,台灣防疫已初具成果,目前紓困到振興階段是很大的挑戰,目前紓困4.0全國已有900萬人受惠、涵蓋總人口數4成,「但民眾有感度不足」。
桃園目前規劃,針對服務業受創最大的四個產業,包含旅遊、餐飲、零售與市場推出暖身方案,短期要藉由國外旅客拉抬國內餐飲零售觀光很難,還是要靠自己,桃園推出「暖身」方案,以此接軌至中央的振興計畫,「讓紓困能連結到暖身、再由暖身計畫銜接到振興經濟」。
舉例來說,桃園推出「旅遊暖身計畫」,只要到桃園旅遊2天1夜,每人補助700元,15000個名額短短幾日已申請完畢。「食農教育」則計畫讓學生到觀光工廠、休閒農場參訪,振興附近產業,也有「桃園好市券」可用於桃園市場與夜市,民眾只要用桃園市民卡抽籤、iBON列印,就可以將200元的振興券換成4張100元的好市券,促進小額消費。
此外,也有「數位振興券計畫」,振興5倍券數位綁定悠遊卡、一卡通、合作銀行,就能讓5000元面額加碼到6000元。
鄭文燦說,最近台灣儲蓄率變高、民眾沒有信心消費,藉由金額放大、面額縮小,讓第一線受創的四大產業得到支持;台灣服務業要數位轉型,實體服務業仍是必要,在疫情可控下,階梯式解封、振興,將有助於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