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短時間內的超強降雨已不再是罕見的「極端狀況」,想降低水患造成的生命財產損失,除了傳統的清淤、增建抽水站等治水工程,台灣更需要增加耐受力,與環境和平共處。
強烈西南氣流猶如水管般,將南海水氣往台灣輸送。七月三十一日起,中央氣象局持續對中南部及東部各縣市發布豪雨特報;八月二日,彰化以南陸續傳出淹水,許多不曾淹水的地帶,也因來不及排出短時間內湧入的巨量降雨,出現罕見的「水鄉澤國」景象。
台灣並非特例,全球各地近期也頻傳極端氣候引發的災情。七月十四日,西歐在一天之內降下一個月的雨量,釀成德國、荷蘭、比利時的世紀洪災,奪走逾兩百條生命;相隔不到一周,中國河南鄭州也在三天之內降下六一七毫米暴雨,惡水淹沒了地鐵站,造成至少六十九人死亡,逾三百萬人受災。
隨著地球環境變化,「極端」氣候發生的頻率,已不像字面上那般罕見。據中央氣象局統計,台灣過去七十年的年度總雨量一直維持穩定水準,降雨日數卻明顯減少,一九五一年全台降雨約一七○天,二○一八年只剩一四○餘天,降雨日數整整少了一個月。
「總雨量沒有差別,可是雨勢集中在某幾天,嚴重淹水致災情發生的機率就會變高,而且降雨不會只落在集水區,人口密集區域也躲不掉。」氣象專家彭啟明預測,暴雨在未來將成為台灣氣候的新常態。
難題一〉加快避難速度
預報要精確,示警更即時
政府已意識到水患對人民生命財產的威脅逐年增加,在一七年提出預算規模八八○○億元的「前瞻基礎建設計畫」中,其中在防洪治水上,獲分配預算就高達八八四億元。這筆龐大經費由經濟部水利署、內政部營建署、行政院農委會執行,預計用八年的時間設置堤防、改善排水路徑、修繕下水道,增加土地防洪受災力,減少面積約二五○平方公里易淹水區的水患發生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