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樣創新的作法,少有前例,願意參與廠商不多,後來,透過家長會長,終於說服連奪四屆「光鐸獎」的統益機電工程,願意試試看。
林新寶評估之後,決定擴大規模,乾脆把旁邊的溜冰場、兒童遊戲場及跳遠區,一併納入,加上旁邊的植栽、草皮及大樹保育,以及特製的七層壓克力烤漆,「至少多花了兩百萬元!」林新寶說,「一般案場,約六至八年就可以回收,八卦國小的光電操場,得要十至十二年!」
一年的籌畫、四個月的動工,嶄新的光電球場,終於竣工。這座小型的綠能發電廠,開始一點一點改變八卦國小及周邊鄰里的生態。
光電球場的挑高,高達九米,透光、通風又能擋雨,加上設計時,考量到日照角度及位置,不論是早上七、八點的晨光,或是五、六點的黃昏,日光不容易直射進入,一年來的使用發現,就算室外溫度高達三十七度,在光電球場下面,也只有三十度,很適合體育活動進行。
光電球場蓋好之後,學生活動地點愈來愈往光電球場集中,最後「乾脆把體育器材室,都搬到光電球場附近,上課更方便!」莊明廣表示,今年八卦國小也開始成立直排輪校隊,「其實之前學生的直排輪成績就很優秀,但苦無場地,一直不敢成立校隊,有了這個(球場)就可以成立校隊,晨光時間就可以練!」
光電球場誘因讓新生增一班
不僅師生受惠,光電球場效應也擴大到社區。學務主任觀察,愈來愈多民眾會在假日到學校打球,社區舉辦親子跳蚤市場,也選擇光電球場,因為不必日曬,又不用準備帳蓬。連全國躲避球大賽的事前熱身賽,南台灣跨縣市的隊伍,都選擇在八卦國小進行。
在少子化的今天,八卦國小下學年一年級新生,還準備從六班增加到七班,「光電球場應該是不小的助力。」學務主任表示。
如今,光電操場加上原本就有的太陽能設施,八卦國小已經是個小型的綠能發電廠,「現在我們的綠電,已經是學校所需的三至五倍。」莊明廣表示,因為光電操場的加持,全校的太陽能發電裝置容量,已達到八五三KW。
高雄市「校園光電綠能雲」的資訊平台上的資料顯示,初夏時節,從日出到早上十一點左右的陽光,已經可以帶來三千多元的發電所得,一天下來,「應該可以超過一萬元以上……,我們現在的每間教室,都有雙機設備:冷氣機及空氣清淨機!」莊明廣說。
有太陽加持,小學變電廠,也許真的不是難事!
花蓮沉睡20年的水電廠再啟動營造創生能量
世豐電力總經理李錦浚(右二),帶著一群前台電工程師,讓沉睡了快半甲子的發電廠,重新運轉,打造另一座花蓮的「慕谷慕魚」。(攝影/陳弘岱)
「你們這裡,有人進得來嗎?」四輪驅動的貨卡,往花蓮豐坪溪旁巔簸的狹徑上緩慢移動,幾個困難的路段,劇烈彈跳的車體,幾乎碰到夾道的山壁。十五分鐘的路程,心裡的這個疑問,幾乎沒有斷過,忍不住開口問了運將,他笑說:「我到這裡三十幾年了,這裡好山好水,但沒人來露營,也沒有觀光!」
不過,四年前,一群台電工程師,踏進了這裡,想要用一生的功力,讓豐坪溪上沉睡了快半甲子的發電廠,重新運轉,更希望在綠能之外,打造另一座花蓮的「慕谷慕魚」,一個親山親水的新遊憩據點。
他是世豐電力總經理李錦浚,成功大學土木工程系畢業,長期負責水力電廠的開發,台灣的重要水利建設,從新天輪、馬鞍,到大甲溪青山電廠,都有他的貢獻。
今年已屆古稀之年的他,從台灣機電工程服務社總經理退休後,本來就想在台中過著含飴弄孫的日子,但看到這個案子,「水利魂」上身,「決定『拋家棄孫』,進駐七個小時車程外的花蓮深山中!」李錦浚笑著說。
這個讓他重出江湖的豐坪電廠,其實早在二○○○年十月就已籌設登記;不過,後來被迫於○四年停工;○九年,「環境影響差異分析報告」通過後復工,此後的十年間,因為業主資金不足,做做停停,施工品質不佳,也引發當地原住民一些抗議及紛爭;直到一九年,正崴集團出資收購世豐電力,接手興建。
李錦浚說,豐坪溪是秀姑巒溪第二大的支流,水力資源豐富,世豐電力規畫投資五十億元,在豐坪溪及其支流興建兩座水力發電廠,發電機組總裝置容量三十七.一MW(千瓩)(其中第一電廠十八.一MW、第二電廠十九MW),預估年發電量一.六四億至二億度電,可供用電量三○○度/月的家庭,四萬五千戶至五萬五千戶使用。
而這個區域年降雨量三二二○毫米,高於全台二千毫米上下,雨量豐沛、地質穩定,確實是一個水力能源豐沛的地方,兩座水力發電廠完成之後,除了可以調配為電力系統運作,更可提供可靠的綠色「基載」電力。
不過,新團隊接手之後,才發現問題不少。水利是一個看似簡單、但其實很難的工作,「光是最基本的測量,接手之後,就得全面重做一次!」李錦浚解釋,世豐電力的前手,雖然野心不小,但可能水利專業有限、嚴謹度不夠,一些基礎的量測竟然只用「萬分之一的比例尺量測」,重要的地方,常常出現落差好幾十米的狀況,「就像用廣角鏡,進行細部施工一樣,」專業的工程開發,「一定要用大比例尺,以百分之一或二五○分之一量測,才能有精準度!」
另外,水量測量也有學問,每一秒會流過幾噸的水,攸關日後真正的發電量,但水流會因為氣候及地形變化,每日不一,特別是台灣荒溪型的河川,水流強弱難測,如何取到最精準的水量預估,是電廠盈虧的重要關鍵;但因為先前基礎功不夠,接手之後,「比整個重做還難……,很像穿著衣服改衣服。」世豐電力經理賴仁芳說。
不過,在世豐新團隊進駐之後,計畫日漸步上軌道,目前施工進度完成二八%,預計二○二四年的九月底及十二月底完工。
以黑部立山、日月潭為典範
到訪這天,正在進行引水隧道的工程,巨大的壓力鋼管向隧道通風送氣,「完工之後,這些都會不見了!」李錦浚解釋,現代的水力發電,幾乎都在地下進行,上游豐坪溪的水會通過這些引水隧道,送到下游,利用位能差進行發電,在地面上,最大的建物只剩「兩個十四公尺高的攔河堰!」他說。
水力不僅對環境影響小,更可提振觀光,美國的田納西流域管理局、日本的黑部立山及日月潭,都是因為水庫振興的例子,世豐電廠完成之後,豐坪溪的卓溪鄉就有潛力變成另一個「慕谷慕魚」。
已故導演齊柏林《看見台灣》紀錄片中的富里大腳印、觀光景點六十石山及赤柯山,就在離世豐電廠二十分鐘車程的地方,過去觀光客大多只路過,水庫建好之後,卓溪就有可能成為另一個親山親水的觀光新據點,希望「可以創造四百個工作機會。」李錦浚說。
不過,開發這個綠色瑰寶,地方部落卻有不同的聲音,即使電廠得到行政院開發基金的資金挹注,也通過環評、環差評估,不同的雜音還是不小。
地球公民基金會花東辦公室主任黃斐悅曾表示,電廠屬於超過二十年的陳年舊案,實際停工超過十五年,開發環境經歷相當大變化,「照理應重新評估。」
李錦浚表示,當時新團隊接手時,就是確認環評仍適用,計畫才開始啟動;至於地方有些人士主張,世豐屬《原民法》二十一條第八項規範的「水利」建設,「應與原住民族、部落或原住民諮商,並取得其同意。」他也補充,去年二月,原民會已經做出解釋,因為電廠動工在《原民法》頒布生效之前,基於法律不溯及既往,不適用《原民法》二十一條,為取得更好的支持,「已經與當地進行九至十次的土地說明會。」
李錦浚說,在施工過程中,難免影響現有生活的部分,「我們很願意持續改進。」讓這個水力減碳尖兵,能在台灣能源地圖上,創造另外一個典範。
嘉義太陽能重新點亮阿里山下的「水泥怪物」
欣欣水泥董事長劉啟華背後的「水泥怪物」,將因綠電全然改觀。(攝影/陳弘岱)
「我的朋友每次都笑我,你們『這個怪物』……,是在最浪漫的公路旁,最醜的建築!」欣欣水泥董事長劉啟華,站在阿里山入口的台十八線公路旁,背後矗立著兩座六十二公尺的水泥高塔,斑駁、漆灰、冰冷的外表,和對面綠意盎然的「愛情大草原」,確實形成很強的對比。
不過,如果一切依計畫,再過幾年,這座廢棄十年的水泥廠,就會有一番新氣象,一個結合文創、市集、羊群、漆彈、攀岩的休憩新基地,將以全新風貌面世。續命的新武器,不是水泥,而是綠能。
浪漫公路旁「水泥怪獸」的前身,是建設台灣的功臣。
退輔會轉投資的欣欣水泥,一九七四年,為了發展十大建設,在嘉義縣阿里山公路公田段附近,設立礦區開採水泥,後來台灣西部的水泥礦區陸續停採、產業東移,欣欣水泥嘉義廠也隨之關門。二○○九年,嘉義廠正式停窯,十三.六公頃的基地,停工閒置,一放就是十年。
直到一九年,新任董事長劉啟華就任,開始活化,去年五月取得執照,暑期開始,很快推出觀光工廠——欣欣水泥森活園,以親子為號召的新景點,倒也吸引了一些人潮,成為嘉義新興打卡熱點之一!
閒置土地種電可年收六千萬
不過,這樣的作法,並無法翻轉棄置水泥廠的命運,因為設備折舊加上員工的薪資,「每年至少就虧一千萬元!」劉啟華說,今年中,一位同事屆齡退休之後,全廠只剩十名員工,「只有一位沒超過六十歲!」在人員、設備都老化的情況下,需要活水注入,「要不然就死路一條!」
還好,水泥廠的基地廣闊,現有的觀光工廠只用到一%,「有很多人問我,可不可以一起開發這塊地!」劉啟華指出,基地東、西兩側平坦,原本是宿舍、倉庫及廠房的所在地,都沒有利用到,若善加開發,也許會有生機。
以地理條件來看,水泥廠位於阿里山公路要衝,正好為嘉義觀光資源核心,沿途有樹木銀行、永久屋社區、阿管處遊客中心、愛情絲路、愛情大草原及天長地久橋等多處觀光景點,如果可以依照水泥廠現有的地形地貌,引進文創、市集,再把六十二公尺的水泥高塔變成漆彈及攀岩的場地,也許就在阿里山景區中,找到獨特、又難以取代的特色。
但觀光這行,難逃「做二休五」的宿命,假日車水馬龍,平日門可羅雀,只有觀光工廠肯定很難維持運作。幾輪內部討論發現,若在觀光之外,能引進綠能,有發電收入互補,再結合觀光休憩,也許就是一條活路。
仔細計算,如果善用這十三.六公頃的土地,約可建裝置容量十MW的太陽能設施,每年可以有六千萬元的收入,於是,劉啟華就找了寶晶能源,一起進行水泥廠大改造。
寶晶能源董事長蔡佳晋評估後認為,欣欣嘉義廠正好面北,日照效率比較高,用來太陽能發電最好;而水泥廠附近,就有一個特高壓的升壓站,不用費時費力拉饋線;加上,這片土地都是民間公司持有,只要欣欣董事會通過,就可進行開發,少了整合工作,開發可以很快進行。
轉型遊憩基地增加就業機會
兩者一拍即合,並引進了文化特色旅店承億文旅,計畫把這片灰色廢棄地,轉換成結合新能源、文創市集及攀岩探險的新遊憩基地,甚至還仿效挪威,在綠電案場旁,建立一個光電教育館,訪客可以實際看到光電發電廠的真正運作。
在他們的未來計畫裡,甚至連停車場都有不同。蔡佳晋說,夏天嘉義的太陽,車子只要曬了半小時,人就很難坐得進去,未來希望在停車場搭上四.五公尺高的太陽能棚架,屋頂發電、地面鋪設草地,既可停車,還可以養羊,若再加裝充電樁,就會成為嘉義新能源的示範基地。
嘉義縣政府經濟發展處副處長李雅萍也樂觀其成,她認為,嘉義雖然也有綠電及太陽能,但多在海岸,像欣欣水泥這樣綜合性可以結合文創、旅遊、教育及綠能的場地不多,建成後,會是很不一樣的綠能示範發電廠,阿里山風景區,也會多一個可供休憩的地方。
「欣欣水泥嘉義廠最盛時期,大約有三百名員工……,如果可以,希望這計畫能把這三百個職位,重新聘回來!」劉啟華說,欣欣水泥股東很支持這個案子,第一期一九九○KW的一億元預算,董事會已經通過,特別是現任退輔會主委馮世寬,在參觀後對此非常期待,他希望嘉義廠可轉型為漆彈或攀岩基地,讓小朋友練練膽識,國軍特戰退役人士也可以來當教官;他當然更希望,立法院裡「欣欣水泥績效不彰,把欣欣水泥收掉」的聲音,能因此消失無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