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我只是想回去看阿嬤...」 疫情期間的翹家少年 為何成為壓垮社福機構的最後一根稻草?

「我只是想回去看阿嬤...」 疫情期間的翹家少年 為何成為壓垮社福機構的最後一根稻草?
示意圖,非當事人。

蕭婷方

全台防疫報導

shutterstock、桃園市政府官網

2021-07-16 11:00

5月突如其來的一場疫情,讓全台灣成為新冠肺炎的重災區,全國防疫警戒升至三級,政策要求民眾減少不必要的外出與人群接觸,嚴重打亂了所有人的生活節奏,連帶中止社福團體的日常勸募活動。

其中,兒童及少年安置團體因照顧性質特殊,所有人因疫情「停學不停課」政策需要讓原本白天上學、晚上返「家」的學生們,被迫更長時間聚在一起,老師與社工需花更多時間與資源協助。

在缺乏配套的防疫政策下,也讓經營景況變得更為窘迫。

 

三級警戒期間,照顧費用暴增

 

「一天晚上,門雖然鎖著,但窗戶也關不住人,說想看住在萬華區的阿嬤一眼,就翻牆走了。」

桃園市私立少年之家牧師張進益說,青少年正值叛逆期與情緒狂暴期,個性相對較為固執,也因為年紀大也不容易溝通與管束,全國三級警戒下,所有人都24小時在機構內,一個多月以來已經至少發生4起機構內青少年擅離機構的無奈。

 

張進益無奈道,機構內有國中少年只想回家看住在萬華區的阿嬤一眼,2-3日就自己返回少年之家讓不少同住少年與工作人員感到驚恐,機構還需要找出特別的空間暫時隔離14天,為避免再度「翹家」,要增加老師全天候輪班、一對一陪同,輪班的老師要戴上口罩、護目鏡與檢疫雨衣為少年送餐、陪同上廁所,精神壓力實在很大。

 

甚至,平常機構內安置青年需要定期醫療照護,或服用精神藥物,都需要更多人力往返接送。

 

台北市私立關愛之家家園主任王冠婷觀察,防疫期間小孩形同提早開始放暑假,長時間共處容易有衝突,尤其機構內部分小孩有情緒表達困難或其他情緒障礙,衝突可能更多,需要更多人力的協助與付出。

 

台灣全國兒少安置機構聯盟計算三級警戒期間人力增加成本,以社家署生輔員補助最低薪資34,997元、時薪為199元計算,白天線上上課時間8小時,1名工作人員照顧4名兒少,平均每日每童需增加照顧人力費用398元,應酌加加班費、勞健保、水電、飲食等增加費用,一個孩子一天單就人事費就多支出近400元。

 

 

疫苗政策中央地方不同調 社工、培力老師打不到疫苗

 

然而,疫情期間機構經營管理成本提高,工作人員工時增加,目前體制下的協助配套卻很少。

 

指揮中心在6月1日曾函,住宿式照顧機構包含了兒童及少年安置、教養機構。但,指揮中心6月9日公布疫苗施打順序,明明將住宿式長照機構列在施打第5類順位,卻未明列兒少安置及教養機構,造成各縣市政府在實際執行上狀況不一。

 

安置盟理事長吳小萍指出,目前桃園與新北兒少安置機構的社工,明明屬於第5類卻排不進優先施打名單中,只能排隊等殘劑。

 

此外,甚至有專業培力的師資,因為在行政分類上屬於「方案人員」,明明在機構服務、卻未能納入疫苗施打清冊當中,至今每個機構內約有一半的服務職員未施打,導致機構內人心惶惶、萌生去意。

 

各縣市防疫期間收案服務指引未統一 安置、防疫物資靠自己

 

政府現行要求各機構防疫物資應包含隔離衣、護目鏡、手套、口罩及酒精等,在補助計畫下,要求各安置機構以原本補助的事物費支應。全台兒少安置機構人數以最少20人、最多100人,兒少安置機構人力、經費及防疫物資缺乏,最後多是孤軍奮戰。

 

吳小萍表示,目前機構安排備援空間各縣市作法差異大,當機構內有人確診時,機構無隔離空間,需安排前往防疫旅館時補助也是問題。

 

此外,各縣市緊急安置個案、兒少轉換機構安置、安置兒少擅自逃跑後返院等情況下,對於安排篩檢、隔離空間及照顧人力配置作法不一,也嚴重損害兒少生存權及最佳利益。

 

疫情間募款驟降 入不敷出經營難

 

吳小萍進一步指出,兒少機構的性質特殊,疫情間原本白天上課的安置兒少因「停課不停學」政策,改採線上教學後,機構內電腦設備及網路資源嚴重不足,都急待政府與各界協助。

 

以收容弱勢、家庭無法照顧兒童為主的台灣關愛基金會則點出疫情下的經營問題,機構每個月支出約600餘萬元,收入結構逾3分之1為政府補助、另外3分之2為小額募款、固定募款,在疫情間無法募款,收入驟降超過一半,目前僅能勉力維持經營。

 

包括高雄市慈德育幼院減少三成之多;雲林縣長愛家園育幼院更減少了48%。屏東縣飛夢林家園院長羅汶欣表示,透過超商機台的小額捐款,去年同期每月大約為10萬元,但自從發布三級警戒以來,6月份縮減為7,000元,大幅減少93%,再加上因為停課增加的人事成本約兩成,結算薪資時幾乎發不出照顧人員的薪水,今年結算已虧損200萬元

 

立委吳玉琴日前曾召開記者會指出,雖然疫情間教育部有提出防疫補貼的紓困方案,但請領對象均為監護人、機構拿不到;另外政府針對兒少安置機構紓困條件高,限制五年內與政府有合作安置的機構為主,不少私立、較小型的機構無法請領。

 

至於紓困貸款,由於社福團體每月募款收入不一、無穩定現金流,多也不敢申請,政策利多看得到、卻吃不到。

 

衛福部:補助每天50元 

 

面對團體陳情,衛福部日前以「家外安置兒少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疫停課期間照顧加給補助作業規定」,每童每月1,500元,平均一天50元的補助。

 

安置盟:盤點防疫補助與防疫備援的空間 

 

對於政府端出的措施,安置盟直言,安置機構受政府委託進行公益安置無法任意停業,每童每日50元補助嚴重不足,現已經有機構面臨倒閉的危機。安置盟呼籲政府正視兒少安置機構的需求與處境,發起一人一信,告訴總統:「關心兒少安置機構的生存困境,不要犧牲安置兒少的生存權益!」,對於疫情期間停課造成的加班與備援人力支出,政府應增加人力補助,而非僅提供照顧加給,更應確保疫情期間照顧服務完備。

 

 

安置盟更建議,衛福部應統籌各縣市政府盤點可收單人住宿的床位,並告知備援空間,當機構內有人確診時、機構無隔離空間可安排前往。

 

在補助上,由於社福團體多仰賴募款與政府計畫補助,在疫情間能令列防疫物資補助;針對人力部分,應統一訂定人力備援計畫補助薪資、防疫專業人力補助也應納入協助,讓社會安全網得以穩健的執行。

文章限「訂戶專屬登入」閱讀,非訂戶會員需升級為訂戶
原官網會員請改用e-mail 做登入帳號,尚無今周刊帳號嗎? 立刻加入
延伸閱讀
「打莫德納會基因突變,成萬磁王?」 謠言在line群組流竄… 不讓假訊息分裂社會 你可以這樣做
「打莫德納會基因突變,成萬磁王?」 謠言在line群組流竄… 不讓假訊息分裂社會 你可以這樣做

2021-07-15

柯挺混打再度逆時中,狂逆風動機為何? 大數據揭動機其實很政治
柯挺混打再度逆時中,狂逆風動機為何? 大數據揭動機其實很政治

2021-07-14

打疫苗權貴接連插隊 還有353萬名冊排前面 何時才輪到我接種?
打疫苗權貴接連插隊 還有353萬名冊排前面 何時才輪到我接種?

2021-06-11

北檢約談藍地方黨部主委,朱立倫動員黨公職「今晚見」!蔣萬安也喊我會去…警察局長證實:沒申請
北檢約談藍地方黨部主委,朱立倫動員黨公職「今晚見」!蔣萬安也喊我會去…警察局長證實:沒申請

2025-04-17

朱立倫「挺納粹手勢」失言,再來只能轉身?藍營茶壺風暴掀了!卓伯源搶喊選主席,盧秀燕態度是…
朱立倫「挺納粹手勢」失言,再來只能轉身?藍營茶壺風暴掀了!卓伯源搶喊選主席,盧秀燕態度是…

2025-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