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農委會苦推立法十三年 立法院終於進一小步 降農損、拚出口 該許植物醫師一個名分

農委會苦推立法十三年 立法院終於進一小步 降農損、拚出口 該許植物醫師一個名分
台大植物教學醫院雲林分院「實習植物醫師」李宗翰( 左),替農民生病的柳橙樹「看診」。

陳偉周

政治社會

攝影/陳弘岱

1280期

2021-06-30 10:59

為合理、精準使用農藥,確保食品安全並降低出口風險,農委會希望立法在農民與農藥商之間,建立「植物醫師」把關,制度試行三年來,成效也頗受農民肯定。

我的柳橙樹,葉子都枯萎,果實也被蟲蛀,怎麼會這樣?」雲林斗六田間,一名果農焦急地詢問。一旁身穿印有「實習植物醫師」字樣黃背心的男子,不慌不忙用放大鏡觀察果樹,發現樹葉缺乏微量元素鋅,新梢嫩葉處也遭柑橘木蝨危害,當場寫了張紙條,要果農依處方籤購買指定農藥噴灑;為求謹慎,他還採集樹葉樣本,準備回實驗室確認是否有更棘手的「黃龍病」。

 

一個上午,背著輕便裝備的台大植物教學醫院雲林分院「實習植物醫師」李宗翰,就跑遍了斗南、斗六、西螺三個農業重鎮,替種植不同作物的農民,解決疑難雜症。

 

李宗翰任職的單位雖是「教學醫院」,但整所醫院只有他一名醫師。台大植醫二○一八年起與雲林縣二十個鄉鎮農會合作,設置植物醫學諮詢診斷窗口,只要作物生病,農民就可透過窗口掛號,預約李宗翰到田間看診,兩年多來,他「治療」過的農地面積約三百公頃,分屬近六百位農民。

 

農委會13年前就想立法

農藥商、醫界有意見

 

植物醫師的工作,除了診斷治療農作物所受病蟲害,也包括防止農藥不當使用。農委會防檢局副局長鄒慧娟指出,長期以來,農民都是直接找農藥商購買農藥使用,但農藥類似人類藥物,如果不妥善使用,小則使農產品無法通過檢驗,嚴重可能對農地產生永久傷害,危害食用農產品的民眾健康,因此農委會一直希望農民用藥前,能先諮詢專業醫師意見,再依處方購買藥物。

 

儘管農委會期盼建立制度,但在台灣,植物醫師仍是門極罕見的行業,包括李宗翰在內,目前全國僅二十八人,其中大多數是各縣市政府的聘僱人員;國內也只有台大、中興、嘉義大學和屏科大四所大學有專業植醫培訓學程,像李宗翰這樣受過六年訓練的專業人士,依舊只能稱作「實習醫師」,原因就在於「植物醫師」多年來一直缺乏法源依據。

 

早在二○○八年,農委會就曾針對《植物醫師法》徵詢各界意見;一六年首度公布草案版本並舉行公聽會,但因無法在所有利害關係人之間取得共識,法案始終未能經行政院送立法院審議。

 

台大植物教學醫院顧問蕭旭峰分析,法案卡關的主因在於,法律一旦賦予植物醫師診斷植物病害、決定使用何種藥物的權責,將使販賣農藥的業者「由主動轉為被動」,完全受制於人,招致強烈反彈;另一方面,植物「醫師」名稱也被醫界反對,認為可能形成混淆;最後則是植物醫師業務可能與同樣通過國考的園藝技師、農藝技師重疊。

 

立法困難,農委會另闢蹊徑,一八年起與各縣市公所、農會合作,由雲林縣政府出資成立專案,與台大植物教學醫院合作,派遣李宗翰這樣的「儲備植物醫師」到農業現場服務,期望建立農民諮詢植物醫師的習慣,逐步化解立法阻力。今年農委會決定將規模擴編至四十六人,讓更多農民能即時獲得服務。

 

農委會的作法充滿理想性,但根據中華民國植物保護商業同業公會最新統計,全台有超過四千家農藥商,許多就坐落在農田之間,與農民建立長年的深厚感情;在第一線的植物醫師,就像是想介入改變農民與農藥商的「第三者」,一開始當然不受歡迎。

 

「雲林鄉鎮的農藥商比小七還多,有些老農不噴農藥會睡不著。」台大植物教學醫院院長洪挺軒指出,相較於農民與農藥商的共生關係,植物醫師最大挑戰就是跟農民互動,「不但要能換上雨鞋走進溼熱農田內,用閩南語、客語跟農民解釋病理,還要摸清楚當地的農作物病徵,不花個半年,很難上手。」

 

植物醫師法草案簡介

 

農業升級必走的方向

試行三年漸獲農民接納

 

李宗翰回憶,自己第一次在雲林某農會宣導瓜類流行病蟲害時,當場被一位農民打斷:「你講的我都懂,重點是要怎麼防治?」讓他一時不知如何回應,直到他親自走訪瓜田,一步步教導農民怎麼辨別、預防蟲害,才漸漸取得信任,「當他認為你的資訊有所幫助時,他才會敞開心房,說出作物實際的問題。」他說。

 

隨著植物醫師的功能,在過去三年逐漸獲農民理解、肯定,讓農委會重燃立法鬥志。今年四月中,外銷日本的四百箱國產香蕉,因為被驗出殘留農藥「第滅寧」超標,而遭全數退貨,也更增加政府推動「農藥使用專業化」的正當性。

 

蕭旭峰指出,農委會自一八年起除了派出儲備植物醫師,也喊出「化學農藥十年減半」計畫。今年七月,又將規定購買、販售農藥須採實名制,以身分證登入購買,取得農藥流向紀錄,這些都可視為植物醫師法制化的前置作業。

 

「農藥減量、精準用藥、作物有害生物綜合管理,將是台灣農業必走的方向,植物醫師是不可或缺的角色。」鄒慧娟說。農委會防檢局表示,將盡快送新草案至行政院審查。三月十九日,立委蘇治芬提出的《植物醫師法》草案,已由立法院院會交付經濟委員會審查,但尚未排入委員會議程。

 

在健全的配套措施下,藉植物醫師專業把關避免農藥濫用,不僅能降低病蟲害農損、維持環境永續,並確保食安,讓台灣農業再次升級。

延伸閱讀
企業搶購台灣鳳梨!一天內6600噸訂單飛來,大立光、義美都來挺農民
企業搶購台灣鳳梨!一天內6600噸訂單飛來,大立光、義美都來挺農民

2021-02-28

光電專區怎惹農民、業者不開心?一場「光電滅農」烏龍  凸顯屏東縣府疏漏
光電專區怎惹農民、業者不開心?一場「光電滅農」烏龍 凸顯屏東縣府疏漏

2021-02-03

2021新制》基本工資漲到24K!蔡英文喜報「4大照顧」:青年、荷包、農民、交通皆受惠
2021新制》基本工資漲到24K!蔡英文喜報「4大照顧」:青年、荷包、農民、交通皆受惠

2021-01-02

植物醫師揪病蟲害  望聞問切維護食安
植物醫師揪病蟲害 望聞問切維護食安

2018-10-03

中國黑心香菇襲台 四年農損六億元
中國黑心香菇襲台 四年農損六億元

2013-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