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規畫的漁電共生「環境與社會檢核」機制,第一份報告終於出爐。這份報告盤點了在地議題,供未來提案、審查的業者與政府機關參考,以減少各地爆發的綠電衝突。
我們這裡有很多魚塭都經過ASC認證,水質、飼料、病菌等六十一個項目每年都要符合國際標準,如果光電業者在附近蓋太陽能板,我們很擔心認證會被取消。」位於台南學甲的南瀛養殖生產協會榮譽理事長蔡阿玉一聽到漁電共生,率先說出她的憂慮。
- ASC 認證:國際水產養殖管理委員會( ASC )的水產認證制度,必須符合 61 項環境生態指標,被認為是最嚴謹的驗證標章。
儘管太陽光電公協會多次澄清,僅以清水清洗太陽能板、光電板出廠時都有無毒物溶出證明,蔡阿玉仍擔心,當光電設施遭破壞或棄置、業者以清潔劑清洗太陽能板,都可能影響鄰近魚塭的土壤與水質,水產因而無法獲認證,也會影響消費者對食安的信心。
在二○二五年綠電占比二○%的目標中,漁電共生占了四GW(四百萬瓩,相當於兩座核電廠發電量),然而當光電業者前進魚塭覓地,自有魚塭的漁民憂心漁獲質量降低,承租魚塭的漁民深怕地主轉租光電業者,保育團體則擔心光電設施破壞生物棲地,環境與社會爭議使得政策頻頻卡關。
為此,經濟部於二○年底透過圖資套疊,避開環境敏感區位,在中南部六縣市畫設四七○二公頃的「先行區」,光電業者便可與該區域內的地主與漁民合作,率先開發。若想在非先行區內開發,則必須先進行「環境與社會檢核」(以下簡稱「環社檢核」),盤點該地區需要注意的問題。
顧及在地心聲 助業者評估
報告提13項議題與具體規畫
環社檢核主要以行政區為單位進行環境調查與社會調查,將不同地目標示為「優先區」、「關注減緩區」抑或「迴避區」,優先區可增列公告為先行區,而迴避區不可開發;若欲在關注減緩區裝設光電板,業者必須根據該分區的問題提出對策後才可開發。
環社檢核機制上路七個月後,由經濟部能源局委託工研院統籌、漢林生態顧問公司執行的台南市學甲區環社檢核報告終於在五月底出爐,在非先行區的七○二公頃的魚塭完成議題辨認,並指出五項環境議題與八項社會議題,並提出規畫、施工與營運階段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