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作為名詞,cost可以翻譯為代價,在「英翻英」的牛津字典裡,單字的解釋之一是這樣的:為了達成或取得某目標,必然需要的努力、損失或犧牲。
在剛剛過去的5月天,台灣民眾深刻感受到缺水缺電的現實問題;而為了要有足夠水電,必然需要有努力、有損失、有犧牲。本期封面故事,我們以「搶救缺電、水荒」為題,是想提醒政府與人民,是時候了,我們必須做出選擇,是否願意付出一些代價與犧牲的選擇。
說到水,上世紀90年代為解決南部用水問題規畫的美濃水庫,因為生態、文化問題停擺至今,其他還有諸多水利建設也因類似爭議延宕。猶疑之間,就像前內政部長李鴻源說的:「台灣已經混了30年。」
說到電,第3天然氣接收站亦因生態問題前途未卜,太陽能光電的前景則遇上了包含平地造林在內的農地釋出問題。在不要核電、不要燃煤、又要農地、又要生態的錯亂無解爭辯中,我們又要打混多少年?
經過試算,未來3年,台積電的水、電需求量將比現在增加一倍,其中對於電力的需求增量,更占全台同期需求成長數的7成以上。於是,選擇題變得更加寫實急迫;要不要為了留住護國神山而有所選擇?擴大來看,要不要為了讓企業安心投資台灣、讓經濟發展與薪資就業更有前景而做出選擇?
對於島國台灣來說,水、電、生態、農地,都是難以仰賴進口的「非貿易財」,我們只能做一定程度的資源運用取捨。一邊是發展、就業、薪資,一邊是生態、環境、土地,可以斟酌調和,不能兩者抓滿。字典寫了,為了達成某個目標,必然需要一些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