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還是燒,疫苗話題也還在紛紛擾擾;上周,一度有網路消息稱上海復星集團並未取得BNT疫苗的台灣市場代理權,本刊立即調出相關文件,確認這個說法有誤並發出即時新聞。之所以能立刻「調出」資料,是因為,關於中國生技業者取得國際藥品在台授權的洶湧暗潮,我們已經研究了一段時間。
本期封面故事,「中國鎖藥危機」,談的是中國生技大軍近年積極取得國際藥品「大中華區」授權,而大中華區的定義範圍,包含台灣。採訪過程中,一位藥商採購人員告訴我們,近年來在爭取國際藥品代理權時總是「搶不過中國」,而在與手握台灣代理權的中國藥商談判時,對方的態度總是不了了之,像是對台「鎖藥」。
於是,因中國阻力至今來台卡關BNT疫苗,恐怕只是民眾對「中國鎖藥」的初體驗;採訪過程中,一位教學醫院的感染科醫師像是開立處方箋似的,寫下一連串抗生素新藥名稱給記者;也有藥廠提供資料線索,讓我們得以循線盤點出已被中資企業「挾持」的指標新藥,其中,包含了國人常見的心血管、乳癌相關藥品。
這是一個極度專業的議題,也感謝受訪的業者、專家,甚至是政府部門在題目製作過程中不厭其煩地對我們反覆說明,讓本刊得以完整、深入揭露這個攸關國安的潛在危機。
確實是國安危機,美國總統拜登已將藥品列為4大戰略物資之一,而台灣的國安高層也證實對此隱憂「開始因應」,強化本土製造能量是解方之一,設法取得盟友支援也是可能路徑,而這條突破「鎖藥危機」之路,在國際現實環境下,關鍵抉擇時刻也需要全民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