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這一段時間,除了每天關心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之外,眾人最矚目的話題,莫過於「疫苗」。
疫情爆發前,AZ疫苗乏人問津,4月接種人次3.9萬人,5月初,指揮中心還為去化月底即將到期的16萬劑,大力宣導疫苗的安全與好處。沒想到,疫情來了,一切都不一樣。
疫苗變成稀有物,大家情緒隨之沸騰,從困惑,為什麼疫苗還不來,到質疑,當時為什麼買這麼少,到指控,為了護航國產疫苗刻意不買,不管政治藍綠、醫界、公衛,大家都有話要說。
疫苗開發過程、緊急授權使用的專業複雜,要解釋清楚,都不是三言兩語,更讓各擁立場者容易添薪加柴,釀成現在訊息量爆表的「疫苗之亂」。
《今周刊 》精選10個火線問題,綜合採訪資料解答,希望在疫情失控的焦慮時刻,用證據找到理性的聲音。
政府目前簽訂3千萬劑疫苗合約,這數量相較其他國家採購數,是否過於保守?
台灣疫苗訂購量是否太少?可以先從非歐盟、美國(疫苗生產大國)等其他先進國家採購量來看。
就拿鄰近的日本、韓國來說,目前揭露的疫苗採購合約,以每人施打2劑計算,分別達到人口覆蓋率164%、184%,而台灣只約63%。雖然近日衛福部次長薛瑞元表示,未來將增購1500萬劑,即使加上去,人口覆蓋率也只是95%而已。
國內感染科權威、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指出,多數國家預購的疫苗數量,多半為總人口的4倍,不只為達百分之百覆蓋率,可能也為第3劑或者萬一搶不到疫苗而超前部署。
但台灣卻是「精準」控制在總人口的7成。黃立民分析,相較各國超額採購,台灣的採購數量少、又想向這些疫苗廠殺價,究其背後原因,可能是擔心未來會被監察院盯上,導致預算規畫傾向保守。
現在來看,台灣採購的腳步緩慢是不爭的事實,但若將場景倒回去年,台灣疫情控制得當時,人民是否會同意「積極」、「超前部署」?別忘了,莫德納、輝瑞疫苗都是去年12月,3期臨床試驗期中報告出爐後,才確定「成功」而一炮而紅,但如新加坡、以色列早在疫苗未成功之前,就已預付訂金搶購,在台灣目前的政治生態之下,恐怕很難辦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