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這一周,除了每天關心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之外,眾人最矚目的話題,莫過於「疫苗」。
疫情爆發前,AZ疫苗乏人問津,四月接種人次三.九萬人,五月初,指揮中心還為去化月底即將到期的十六萬劑,大力宣導疫苗的安全與好處。沒想到,疫情來了,一切都不一樣。
疫苗變成稀有物,大家情緒隨之沸騰,從困惑,為什麼疫苗還不來,到質疑,當時為什麼買這麼少,到指控,為了護航國產疫苗刻意不買,不管政治藍綠、醫界、公衛,大家都有話要說。
疫苗開發過程、緊急授權使用的專業複雜,要解釋清楚,都不是三言兩語,更讓各擁立場者容易添薪加柴,釀成現在訊息量爆表的「疫苗之亂」。
《今周刊 》整理二十五題火線問題,綜合採訪資料解答,希望在疫情失控的焦慮時刻,用證據找到理性的聲音。
台灣防疫重心一直放在邊境,疫苗採購走「精準買、慢慢買」的保守穩健策略,等到疫情陸續爆發後,搶購疫苗可說為時已晚。早先政府向國外採購的2千萬劑疫苗,目前僅到貨88萬劑,占比不到5%。「這是非常強勢的賣方市場!」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說。他更承認,我們誤判了國際疫苗市場……
Q1
哪些國家是這波搶疫苗的大贏家?
手上持有多少疫苗?
全球第一支COVID-19疫苗在去年12月初開打,至今過了近半年。
目前,全球約接種19億劑疫苗,中國(6.4億劑)、美國(2.9億劑)、印度(2.1億劑),3大國就接種超過10億劑。中國以自己藥廠研發的中國國藥、科興疫苗為主,美國以美國藥廠莫德納(Moderna)、輝瑞(Pfizer)疫苗為大宗,印度則以英國藥廠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簡稱AZ)、自行研發的Covaxin疫苗作為接種選擇。
撇開台灣不可能接受的中國疫苗,其他最普及的是AZ、莫德納與輝瑞,而這3支疫苗目前大多數掌握在美國與歐盟手上。截至今年5月,輝瑞已向全球配送4.3億劑疫苗,其中美國就包辦1.9億劑,占比逾4成。莫德納累計今年第1季度共發貨1.02億劑疫苗,其中美國獲8800萬劑,占比達8成。AZ是目前全球使用最廣泛的疫苗,超過160個國家採購,累計今年第1季AZ共交付6800萬劑,其中歐盟「收穫」最多,取得約3000萬劑。
總計這3支疫苗至今發貨數約為6億劑,美國與歐盟就持有一半左右。其次,世界衛生組織(WHO)的COVID-19疫苗全球取得機制COVAX平台,大約拿了7700萬劑。
隨產線布局擴大,輝瑞、莫德納將從第2季擴大產能。據4月中旬輝瑞已簽訂的合約顯示,2021年全年,其新冠疫苗將出貨16億劑,今年可生產量上看25億劑,2022年至少會再生產30億劑,今年全球銷售額預期達到260億美元(約7274億元台幣)。莫德納也發訊息,預計第2季度,供應量可再提升至2到2.5億劑;累計2021年全年,供應量約落在8到10億劑。而台灣已訂購的505萬劑,預計於今年第2季後陸續到貨。累計今年第1季度,光是疫苗銷售,就為莫德納帶來了17.33億美元的收入。
不過,台灣單一公司採購量最大的AZ疫苗(1000萬劑),從第一季就一直發生交貨延遲問題,至今還沒有緩解。近期甚至被歐盟一狀告上法院,歐盟稱,AZ在今年前6個月應交付疫苗數量,比此前訂購的3億劑,足足少了一半有餘,例如今年第1季AZ該交付歐盟8千萬劑,最後只送達約3千萬劑。
AZ重要生產基地之一就是印度,除了早先產能未達預期,加上3月印度疫情蔓延,禁止疫苗出口,讓AZ供貨雪上加霜。台灣向AZ採購、剩餘的近990萬劑何時到貨?充滿不小變數。
(圖/總統府提供)
(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