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疫情嚴峻前所未見,如何提升快篩量能、儘快建立中央與地方對確診認定的標準,以及後續處理流程的共識,都是阻斷病毒散播、快速控制疫情的關鍵。
「有鑒於這幾天,快篩站的陽性率還有提高狀態,全台北市的急救責任醫院共有二十家,從明天開始要加入快篩的行列。」五月二十三日,台北市長柯文哲在防疫會議上宣布,將原本集中在萬華區的篩檢站,擴大至全台北市各行政區全面設置,以防止社區感染範圍持續擴大;但因醫療量能有限,他呼籲市民在出現明顯症狀後或有高風險接觸史,才主動接受篩檢。
感染範圍擴散
恐有多條隱形傳播鏈
過去兩周,國內新冠肺炎疫情急速升溫,自五月十五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將台北市、新北市升級為三級疫情警戒,至今本土確診病例已增加超過三千人,期間更因採檢人數爆增、檢驗通報程序塞車,導致指揮中心必須每日「校正回歸」確診人數,醫療量能是否充裕,已成為各界關注焦點;其中由醫師、醫檢師與護理師負責運作的快篩站,能否發揮預期效能,更攸關疫情何時能夠獲得控制。
「由雙北開始做的『快篩站』,更精確來說,應該叫做『新冠肺炎疫情監視站』,是在疫情進入『社區傳播』階段以後,藉由掌握感染者動向取代疫情調查,盡可能提早將確診者隔離、治療,阻止病毒持續向外傳播。」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陳秀熙解釋,基於上述目的,篩檢站應優先設在疫情熱區才能發揮最大效益。
台北市最早設置的四個篩檢站,確實集中在這一波疫情的發源地萬華區,但陳秀熙認為,北市府決定在五月二十四日「廣設」篩檢站,顯然是從篩檢陽性率研判,感染範圍已非局限於萬華區,決定擴大篩檢範圍,阻斷其他行政區可能存在的「隱形傳播鏈」。
為防止疫情擴散,加大篩檢範圍固然有其必要性,但本已負擔沉重的醫護人力,恐將更加捉襟見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