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50%感染者無症狀!他走過美國疫情地獄學到的事:為什麽普篩沒用、戴雙層口罩不會更有效?

50%感染者無症狀!他走過美國疫情地獄學到的事:為什麽普篩沒用、戴雙層口罩不會更有效?

陳彥中

政治社會

shutterstock

2021-05-17 10:03

在COVID-19 疫情下,美國的經驗的確值得學習,但學習的方式絕對不是抄來用,因為它更像是「如果完全擺爛什麼都不管的狀況下會怎樣」的指標,也可以反映某些理論上很棒的招式,執行上會碰上什麼問題。

 

老話雖然聽膩但很有用

 

在談美國的狀況之前,最重要的還是那些放諸四海皆準的事:

  • 勤洗手
  • 不摸臉
  • 正確配戴口罩
  • 熟記 COVID 相關症狀,有症狀時盡可能請假並在做好個人防護的狀況下尋求醫療協助以免傳染給接觸到的人。
  • 台灣的醫療體系一直都是超頻在運作,疫情之下若非必要更是不該前往醫院:降低自己的暴露風險,也讓醫療人員能專心在最緊急的事情上。

 

未來的兩週

 

美國的經驗告訴我們,即使在封城令發佈的狀況下,由於 COVID 在感染早期就能傳播而且有高度的傳染力,案例數會繼續指數上升一到兩週。下一週案例數的上升不論到500到1000,都只是發五月初的考卷,通常只有在有症狀有接觸史的人群的檢驗陽性率降下來之後——這可能意味者疫調已經跟上最近一批被感染的人而能阻斷大部分的新傳播——這之後確診人數才會下降。

 

普篩的侷限性

 

由於早期的檢驗不足,美國是全世界最愛篩 COVID 的國家之一,我個人從去年六月到現在驗了二十幾次了,普篩有沒有用?請自行參照美國開打疫苗前的走勢(編按:美國疫苗約2020年12月開始施打)。

 

 

先說結論,如果沒有明確規畫驗出來的結果要怎麼處理,普篩沒用。

 

篩檢提供的是資訊,如果有需要大量感染資料才能做的決策,就會需要大量篩檢(比如澳洲,Credit: Chih Chun Dennis Yu),但即使在這個狀況,要追求的也是有效的下一步——比如說在新確診量超過疫調能追上的程度時改採限制外出等非精準的防疫手段,或者是做為機構篩檢體溫和症狀的另一環配套來鼓勵成員配合防疫措施——而不是篩檢的量或頻率,比如說紐約曾經有段時間有呼吸道症狀者跟 COVID 輕症患者的處理方式沒有差別,那大量篩檢就只是徒增暴露風險而已。

 

除此之外,由於病毒本身的特性,它在感染早期難以偵測時就有傳染力,因此現有的檢驗工具對於早期發現感染者以阻斷傳播鏈的效果有限[[i]],雖然精準有效的快篩試劑一直是開發的目標,但目前表現優於核酸檢驗的快篩仍然是個夢想[[ii]],也因此現有的快篩不一定適用於大多數情況。

 

雖然「總之就是篩」沒有意義,但備有大量篩檢的能力是必要的,無法第一時間篩完疑似病患會造成很多問題,去年美國有段時間檢驗需時兩週,曾發生檢驗結果出來但人已經去世了的悲劇[[iii]]。

 

這一年來外國的疫情告訴我們的事

 

由於美國一直處在大量篩檢也大量感染的狀態,除了做過真正人口普查式普篩的冰島之外,我們得到另一個數據評估沒有症狀感染者的比例,目前我們知道的是大約 40-50% 的感染者沒有症狀[[iv]]。由於許多國家為了將醫療資源留給重症者,非重症患者會回家自主隔離,這讓我們也能評估無症狀感染者的傳染風險:

 

  • 和有症狀感染者在無防護的狀況長時間共處大約有 17% 機會感染,和有症狀感染者同住有 29% 機會感染。
  • 無症狀感染者有 0 - 2.2% 的機會感染他人[[v][vi]]

 

雙層口罩事倍功半,戴好並定時更換才是正道

 

口罩的防護力來自於密封性,設計良好的口罩正確配戴時應該完全覆蓋口鼻,且在大口吸氣時會內縮,吐氣時眼鏡不該起霧。

 

美國疾管署支持雙層口罩防護力的研究是三名受試者在實驗室中進行不同動作之後測量過濾效果,而且結論為「口罩的防護力在於密封性而非層數」:對方不戴口罩時,確實戴緊口罩比鬆垮口罩的效率要好2.5倍,而雙層口罩又比戴緊的口罩好將近兩倍;然而在雙方都戴口罩的狀況下,確實戴緊的口罩和雙層口罩在統計上沒有差異[[vii]]。

 

日本的研究結果結論相近,但雙層口罩和戴好口罩的過濾率更為接近(81% vs 89%)[viii]。

 

然而,雙層口罩讓呼吸更費力這件事情雖然對健康沒有影響,卻會影響到正確配戴的難度[[ix]],而漏氣的雙層口罩就只是個鬆垮的口罩。因此基於類似的理由,即使是醫療人員也少有配戴 N99 口罩的時候,在碰到呼吸道傳染病時常用的是 N95,原因並不是 N99 沒有更強的防護力——就過濾效果而言,有4%的理論差異,但呼吸困難造成配戴不當或移位的風險高到經驗上並不值得使用 N99。

 

 

一切防護不如宅

 

前面說了很多和感染相關的事情,但坦白說,如果可以待在家裡,那些事的邊際效益都不高,因為同在美國,有條件能減少出門與在家工作的高收入族群的感染率是低收入族群的 1/10[[x]]。

 

同樣的,即使身在每天確診一萬兩千人的2020年冬季紐約,除了在家上課沒有別的事情的大學生的感染率也遠低於生活在同一個城市的居民[[xi]]。

 

去打疫苗

 

「在斑馬線也有可能被車撞」不是一個人蒙眼橫越八線道的好理由。

 

面對疫情,現有最好的預防方式就是打疫苗,不管是莫德納、輝瑞、阿斯利康、或者是嬌生,實戰上的成績都相當好(>80%保護力;>95%重症預防力),安全性也都跟流感疫苗等相近。即使是資料公開度低因此效力跟安全性較有疑慮的的科興疫苗也有 50% 保護力[[xii][xiii]]。

 

風險方面,目前阿斯利康疫苗已經在英國施打3600萬劑[[xiv]],發生血栓併發症的機會和今彩539中頭獎的機會[[xv]]相近(百萬分之二到五)[xvi]。每家疫苗都有極低機會造成血栓[[xvii]],但是得到 COVID造成的血栓機會是任何一支疫苗的十倍以上(百萬分之五十)。

 

除此之外,現在我們已經逐漸理解怎麼治療疫苗的血栓併發症,因此萬一發生併發症的預後應該會持續改善,這是疫情較晚發生的一點好處。目前的治療效果而言,在三月時美國發生的12例施打後血栓患者有4名於四月時出院、5名四月時仍在住院、2名不治[xviii]。

 

疫苗是好消息但不是終點

 

不管是哪一家的疫苗都依賴於你的免疫系統,打完之後至少需要兩週才開始有保護力,而需要施打兩劑的疫苗(除嬌生外)的理論保護力都是在打完第二劑後的兩週計算。

 

事實上,就算兩週後也不是無敵:在巴西的試驗中,完整施打完中國科興疫苗後的醫療人員比起未施打組只降低了35%的風險[[xix]]。在完整接受兩劑疫苗的1億1500萬名美國人中,目前有 1139 人依然感染 COVID,當中有8成是 65 歲以上的長者[[xx] [xxi]]。

 

那麼,只要沒有感染就沒事了嗎?施打過疫苗的人比起常人傳播 COVID 的機會降低了 90%,但不是無法傳播,目前進一步的研究還在進行中[[xxii]]。

 

小結

 

疫情雖然可怕,但在台灣之前經歷過疫情的國家並不只有美國[[xxiii]],也都或許有我們能截長補短的地方。這一年的時間也讓我們應對疫情的知識和工具上都更充分。

 

即便如此,疫情的控制仍然需要所有人認真看待。在資訊如此發達的今天,這些資訊本來輪不到我下筆,畢竟這不過是把疫情掛在嘴邊超過一年之久的隨便哪位民意代表指派一位助理就能做到的小事。

 

[i] https://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p2025631

[ii] https://www.cdc.gov/mmwr/volumes/70/wr/mm7003e3.htm?s_cid=mm7003e3_w

[iii] https://www.nytimes.com/2020/08/04/us/virus-testing-delays.html

[iv] https://www.acpjournals.org/doi/10.7326/M20-3012

[v] https://wwwnc.cdc.gov/eid/article/27/4/20-4576_article

[vi] https://jammi.utpjournals.press/doi/full/10.3138/jammi-2020-0030

[vii]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7891692

[viii] https://www.r-ccs.riken.jp/wp-content/uploads/2021/03/210304tsubokura.pdf (附圖譯自此)

[ix] https://www.cidrap.umn.edu/news-perspective/2021/04/double-masking-amid-covid-19-not-backed-research-experts-say

[x] 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networkopen/fullarticle/2768723

[xi] 2020 年冬季,紐約的檢驗陽性率平均為 7 - 8%,紐約大學校內篩檢陽性率為 0.5%。

[xii] 之前發過的另一個動態 (安全性相關) 

[xiii] 之前發過的另一個動態 (效力相關)

[xiv] https://www.bbc.com/news/health-55274833

[xv] https://www.taiwanlottery.com.tw/faq/faq_faq02_detail10.asp

[xvi] https://www.hematology.org/covid-19/vaccine-induced-immune-thrombotic-thrombocytopenia

[xvii] https://osf.io/a9jdq/

[xviii] 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fullarticle/2779731?fbclid=IwAR1ueO0E9116PzM1gLcQrz52DrmFWpuDxYZmCWhg-JMxhBV1ucEU9v-MXYw

[xix] https://www.medrxiv.org/content/10.1101/2021.04.07.21255081v1.full

[xx] https://www.cdc.gov/vaccines/covid-19/health-departments/breakthrough-cases.html

[xxi] https://preventcovidu.org/

[xxii] https://www.cdc.gov/mmwr/volumes/70/wr/mm7013e3.htm?s_cid=mm7013e3_w

[xxiii] 友人的荷蘭經驗:https://www.facebook.com/oliverch77/posts/10158106885981778

 

作者簡介_陳彥中

台大醫學系校友

紐約大學生命科學所博士生

 

 

延伸閱讀

【圖多】台北變空城!「看好了世界,台灣人只示範1次,在2週內解除3級」:自發性封城,台灣人拚了
【圖多】台北變空城!「看好了世界,台灣人只示範1次,在2週內解除3級」:自發性封城,台灣人拚了

2021-05-18

「第一線都是用肝在撐住的!」一個前疫調人員的心聲:疫調4大難處,獅子阿伯其實救了很多人
「第一線都是用肝在撐住的!」一個前疫調人員的心聲:疫調4大難處,獅子阿伯其實救了很多人

2021-05-15

現在是同島一命,別被本土病例數字嚇到!呂秋遠:雙北三級警戒,你應該要做的10件事
現在是同島一命,別被本土病例數字嚇到!呂秋遠:雙北三級警戒,你應該要做的10件事

2021-05-15

刷卡不是只付最低應繳金額就沒問題!沒出社會便已背負卡債...信用卡商4大陷阱「出來混遲早要還的!」
刷卡不是只付最低應繳金額就沒問題!沒出社會便已背負卡債...信用卡商4大陷阱「出來混遲早要還的!」

2024-03-28

信用卡被盜刷,打客服「1小時」沒人接!金管會出手:電話30秒內要接聽…再祭3招精進掛失服務
信用卡被盜刷,打客服「1小時」沒人接!金管會出手:電話30秒內要接聽…再祭3招精進掛失服務

2024-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