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是台灣就業主要來源及財富分配的重要機制,但語言國力的薄弱,相當程度導致了出口競爭力下降,再不補強,我們的中小企業在區域經濟圈內將逐步「村落化」。
根據外貿協會統計,台灣中小企業(SMEs)出口占比,由一九八七年的七八%逐年下降,一九九六年為三一%,二○一九年十三.四%。雖然可以做進一步的統計維度和商品結構的分析,但從趨勢來看,這是絕大警訊,因為中小企業及其涉及的行業圈、社會生態圈,乃就業之主要來源及財富分配的重要機制,即使中小企業的GDP占比不變,其出口占比劇降,也顯示了台灣中小企業與國際經濟環境脫節嚴重。
中小企業出口占比式微,對台灣未來之威脅絕不小於人口結構問題。但與此同時,媒體上又看到鋪天蓋地的台灣年輕世代在創新領域創業的消息。兩件事放在一起看,嗅覺告訴我兩個結論:
一,台灣八○、九○年代出口起飛,因為當時創業世代與國際供應鏈生態接軌;而今日的創業世代已大多與國際供應鏈生態脫軌。
二,台灣目前主流價值觀是「在地化」,所謂「創新」多表現於把先進「商業模式」複製到台灣的有限市場。「複製型創新」在三、四十年前也是主流,但目的是為出口,今日則聚焦內銷。
造成此現象,原因複雜,然此處想談一個別人不談、甚至忌談的因素,那就是台灣「語言國力」低落所帶來的競爭力低落問題。別誤會,這裡不專指英語,而也包括與台灣中小企業出口經濟有關的區域性語種,包括韓語、馬來語、印尼語、泰語等等。
歐洲人通曉三、五種語言是常態,否則連跨國火車剪票員都做不好。在東南亞,大部分略帶創新意味的中小企業,公司內有三種語言人才是必須的:母語、英語、鄰國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