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有意立法,結合企業的研發資源與大學的研發能量,朝野立委與學者專家樂觀其成,但對於中資疑慮、監管機制及產學研究成果回饋,仍有意見。
「這段時間以來,大家一直在討論的人才問題,行政院已經針對業界需求,透過跨部會合作,共同研議各種作法,包括設立半導體學院、在校園增加相關科系的師生名額……。」二○二○年九月,總統蔡英文接見包括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在內的產業領袖時,明確宣示政府將替業界解決人才問題,讓台灣半導體產業能繼續在全球扮演領頭羊角色。
兩個月後,行政院隨即兌現總統承諾,通過《國家重點領域產學合作及人才培育創新條例》草案(簡稱《高教創新條例》),送立法院審議,期望這部法案能「帶動大學治理模式創新,並引導企業研發資源結合大學研發能量,使大學培育的高階科學技術人才能引領研究創新、帶動國家重點領域產業發展。」
困境:學術圈與企業界斷鏈
這項法案的時空背景,是因為產值占台灣國內生產毛額(GDP)十五%的半導體產業,近期愈來愈難找到合適的研發人才;而大學做為培育人才的重要場域,則面臨經費不足的困境。
根據教育部資料,台灣科學、技術、工程與數學領域的博士生,過去十年減少了一○%以上,為數不多的理工博士,僅兩成在民間企業工作;但與此同時,台灣有八成的研發經費是由企業部門執行,研究人員眾多、著重基礎研究的政府與高教部門則僅占兩成。
追根究柢,學術圈與企業界長期斷鏈的原因在於,大學在人事、財務、採購等領域上受到的法律規範,難以吸引專業人才在業界與學界間流動,自然也無法針對業界需求培育特定技術人才。
「大學教授的給薪僅十萬元上下,根本無法聘請業界人才,博士生只能憑藉論文畢業,專業技術表現不納入考慮,成為產學合作的阻礙。」成大敏求智慧運算學院院長謝明得表示,學校要引進專業師資,只是有錢還不夠,還得鬆綁既有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