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改革即將啟動,衛生福利部長陳時中日前率先拋出兩大變革方向,包含擴大補助範圍及調整就醫部分負擔等,攸關全民荷包,深獲各界關注。
然而,負責8000億元醫療費用總額及支付方式的全民健康保險會(健保會),委員名單不僅難產、陷爭議,又因本屆新任委員比例高,只有七天可消化、準備會議資料,議程運作讓理性決策成問題。
健保會要如何在健保改革上做到公平?現階段仍有三大關卡的考驗。
全民健康保險近年入不敷出、面臨財務困窘,達調整保費的臨界點。去年底衛福部長陳時中拍板調漲健保費率,將從現行4.69%調漲至5.17%,受雇者每人每月平均多繳63元。
費率提高後,健保改革進程勢必加快,陳時中日前率先拋出三大改革方向,包含檢討旅外國人權利義務、擴大補充保費計費基礎、調整就醫部分負擔等。
至於給付制度的改革方向,也包括擴大健保支付範圍,不再侷限醫療院所外,也將往前延伸擴及公共衛生、預防醫學等領域。
醫界、長照界對此都鼓掌叫好,但也感到憂心,因為難度極高。
關卡一:健保會委員名單公正性受質疑
根據程序,健保費率或給付方式調整,由健保會委員達成共識後,將建議方案與版本送衛福部,最終由衛福部長陳時中拍板定案。
過去健保會的歷屆委員名單重複性高、缺乏基層勞工代表,頻遭醫界團體抗議、甚至曾遭監察委員關注。
這次健保費率調漲、改革幅度大,陳時中更加審慎斟酌,使原本預期3月就該召開的健保會會議,延宕至今仍未召開,主因正是委員名單難產。
本月初健保會第五屆39位新任委員名單雖然出爐,陳時中換掉了原有委員的的42.6%,打破委員長期連任問題,但名單公正性卻深陷爭議。
台灣醫療勞動與病人安全促進聯盟日前曾召開記者會,大力抨擊名單未納勞工代表,無法改善血汗醫護的老問題,根本是打假球,且會上醫療盟理事曾家琳更直言,「歷任代表都是與健保署比較有關聯的人」。
關卡二:會議議程公佈至開會僅七天 行前準備待加強
健保會委員名單出爐、確定起聘日後,健保會將定下會議日期,並於會議前十天在網路公告議程,並於會議前七天提供委員會議相關資料。
日前健保會表示,預計4月30日召開第一次會議,討論7月的評核工作規劃、明年度總額範圍等議題,且針對去年底費率調漲後,藥品及檢驗部分負擔調整,也待新任委員商議。
距離「預計」會議時間僅剩10日,扣除假日僅剩七個工作天。記者實際致電多名健保會委員,部分委員表示「有寄信來請委員保留時間,但正式開會通知、與會議議程尚未收到」。
民間監督健保聯盟發言人滕西華受訪時表示,健保議題廣,即使是醫療界也不是每個人都熟稔所有議題。醫療界有幕僚可做研究,會前準備時間相對有人手幫忙、比較容易進入情況,且資深委員由於有經驗,對於資料理解能力比較好。
但她也指出,此次健保會新委員比例高,會議議程出爐到開會僅七天、準備時間短,「對於新委員就會比較辛苦」,建議健保會應要辦理「行前教育」才能有助於健保會運作。
對此健保會執秘周淑婉表示,依照程序,健保會於今、明兩天上網公告議程,目前也逐一拜訪委員,每個人都安排窗口,希望讓所有委員了解健保會的組織與排程。
關卡三:部分補充資料當天才提供 理性決策有疑議
醫療議題涉及高度專業,實務檢討與政策方向需要數據檢視,現行健保署有民眾看診、拿藥、檢查等大數據工具可協助健保會委員進行相關判斷。
滕西華指出,健保署會議資料會附上相關數據佐證,「但部分數據,有些補充資料當天才會提供」。
新任健保會委員、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董事長劉淑瓊期盼,健保署健保資料庫應針對各種醫療服務、人口群,與醫療利用型態做分析,將最新資料轉換為委員可判斷的資訊,「否則我憑什麼舉手」,若無理性數據判斷、健保會恐成橡皮圖章。
對此周淑婉坦言,由於資料龐雜,確實有些補充資料當天才能提供,會盡量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