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雞肋政策 快要沒有新生兒的兒童節

雞肋政策 快要沒有新生兒的兒童節

吳錦錩

政治社會

shutterstock

2021-04-01 16:35

兒童節將至,祝福大家永保赤子之心。小時候最喜歡這個節日了,如果還在當學生,東湊西湊通常會有好幾天的連續假期,大學生甚至會有超過十天以上的假期;那時候,我們管這幾天叫作春假,是在農曆新年之後,很快就會遇到的連續假期。

 

那個年代,還沒有實施週休二日這項制度(1990年代末期開始試辦週休二日,同時取消部份國定假日),當時的台灣人習慣工作、不太懂得休息。春假,有一說,是國人的小確幸,不過對當時的人來說,儘管生活稱不上富足,卻沒有現代人的苦。

 

兒童節,不說苦,我們聊聊希望。兒童節這天,一定會聽到「兒童是國家未來的主人翁」這句話,或者「你們是國家未來的希望」,每名新生兒代表一個機會,成長、受教育、被愛與愛人、享受社會福利也為社會貢獻一己能力;生生世世,亦是生生不息。

 

然而,逐年下滑的新生人口數字慘不忍睹,去年新生人口數僅有181,601人,距離民國70年高峰、414,069新生人口數,少了一半以上;大概就是台灣1990年代末期實施週休二日之後,新生人口就開始低於30萬人,期間僅有千禧年突破30萬人。當然,可能是為了紀念這個時間,生個千禧寶寶一度蔚為風潮。

 

進入21世紀之後,時間也快要過了20年,從絕對數字來看,國人確實越生越少;若是從相對數字來看,排除特別年度,例如千禧年、民國100年、傳統的龍年與豬年之外,每一年新生人口數都比上一年明顯減少。台灣社會高齡化與少子化愈趨嚴重,最快可能在2021年、2022年以後出現「人口負成長」的情形;預估台灣人口在2054年低於2千萬,經濟問題與社會問題,都是一個大問題。

 

還有一個數字提供給大家,台灣每對男女(或有一說,每位女性)平均生下1.218個孩子,根據2019年「世界人口綜述」統計,台灣排名第200名,在亞洲排名倒數第一;而這項調查的全球調查的國家數,剛好也是200個國家。沒錯,台灣還是世界倒數第一,榮登最不生小孩的第一名。

 

每對男女要生2.1個孩子,才能夠維持台灣人口正常發展、世代更替。問問身邊適婚、適育的人,還沒生孩子的說再緩緩,生過孩子的則說快要養不起了;再問問大學生、年輕人,他們說:不一定要結婚,一個人比較好。

 

台灣經濟發展理當比過去好,就算實質所得倒退,也勝過民國70年代以前吧;少生或不生孩子,難道真的是經濟發展過程必要之惡。這是一個很矛盾的事情,包括我這位經濟學家,都一直沒有弄懂。

 

少生孩子或乾脆不生,到底是經濟問題、還是社會問題?適婚與適育年齡的人,是不能生(婚)、還是不想生(婚)?而新生人口越來越少,是民眾個人的問題、還是國家發展的問題?如果是跟國家發展有關,應該是由哪一個主管機關負責?放錯行政單位,生兒育女不僅沒能帶來成效,還讓人民厭惡。

 

「生一個孩子,給幾萬,是當我沒有生過孩子嘛!」這是親耳聽過身邊朋友說的雞肋政策。一名網友說的更是戲謔露骨,「看到房價就射不出來」。

 

帶領台灣走向新未來的領導人們,請行行好,每一次競選舞台上喊得聲嘶力竭的台灣新希望,請轉成更務實的、有感的政策,並且落實執行。人民不僅會用選票決定未來4年或8年,也用下一代的生兒育女決定未來20年、40年,甚至更久。

 

如果不能讓人民安居樂業與對未來抱有希望,每一年有不少關於花前月下、風花雪月的節日,大家過完這些日子之後,每年兒童節對很多大人們來說,可能還是一點關係都沒有。

 

對比文章開頭,兒童節,不說苦,我們聊聊希望,看來真的要把希望放在未來的主人翁身上。希望這兩年出生的17、16萬多名小孩子們,到你們適婚、適育的年紀時,今天所寫的這篇文章會跟未來的時空背景完全相反,我如此期待著!

 

作者簡介_ 吳錦錩Peter Wu

台大國際企業學博士。現職身份多元、角色互換,除了專業,也講人生,享受自由。臉書:吳錦錩Peter Wu

延伸閱讀

惜他的才,避他的壞
惜他的才,避他的壞

2021-03-18

男主外,女主內,但誰煮飯
男主外,女主內,但誰煮飯

2021-03-04

數位時代犧牲了隱私權
數位時代犧牲了隱私權

2021-02-19

美麗與美麗的哀愁
美麗與美麗的哀愁

2021-02-02

一個人的無聊,一個人的經濟
一個人的無聊,一個人的經濟

2021-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