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施打後,旅遊泡泡將可望提早實現?現在許多人都很關心,是否有了疫苗之後,經濟活動是否就可以展開、盡速恢復往日的榮景?
2020年,對世界各國來說,是飽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的一年,許多產業、生態和民眾的生活習慣,都從此被改變;對台灣來說,當然也是如此,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台灣的防疫成果斐然,公共衛生與醫療品質都受到各國的高度肯定,也是台灣被全世界看見的新契機。
然而,不可諱言地,疫情肆虐期間,全球的經濟、商業活動都受到明顯的衝擊。台灣是一個海島型國家,國際貿易與商業經貿交流是台灣賴以生存的經濟命脈,關閉國門或許可以適時阻止疫情蔓延或流行,但相對的也會影響台灣經濟發展的動能和限制了商業活動。
這段時間以來,很多商務人士或觀光客想前來台灣洽談合作交流或進行觀光旅遊,而國人也十分希望可以早日解封,擺脫疫情陰霾到國外走走,但是一想到得檢疫14天,還要7天的自主健康管理,這一來一回之間所付出的巨大時間成本,就讓許多商務、觀光旅遊人士望之卻步,也讓許多原本熱絡的國際經貿、商務往來、觀光旅遊都隨之趨緩甚至接近停擺。
由於台灣不在世界衛生組織的會員名單,無法優先取得已核准上市的疫苗,無法利用施打疫苗來達到群體免疫的效果。但台灣在邊境採取嚴格的防疫檢疫措施,盡可能將病毒、感染源阻絕於國門之外,配合台灣人民的全民動員保健康,至今成功地控制COVID-19的疫情。
但是我們還是需要疫苗,因為只要有一定數量(例如70%以上)的人口接種,就會產生群體免疫的效益,減少疫情蔓延或大流行的機會,國門解封就指日可待。姑且不論目前這幾支疫苗的效力、保護力、副作用、再次感染率,以及對於變種病毒是否仍具有高度防護力的問題,只要施打疫苗對疫情有一定的控制效果,解封也只是時間的問題。
針對疫情相對平緩的國家,例如帛琉與台灣之間,已經有人倡議可以啟動旅遊泡泡。希望在相對安全可控的情況下,慢慢展開觀光旅遊的契機。這樣的聲浪正在逐漸形成醞釀當中,很難抵擋這個趨勢。
未來,政府在思考解封或逐步解封的措施時,可以考慮將已經普遍或大規模實施接種疫苗的國家,或者有施打疫苗證明的民眾,採取較彈性或縮短檢疫時間的措施,也就是防疫檢疫措施隨著不同國家及台灣疫苗施打的情況,隨時因應最新疫情變化,採取相對應的措施,進行滾動式的調整,逐漸朝向解封的方向邁進。
例如以色列如果已經有70~80%的民眾進行疫苗接種,整體評估來看已經達到群體免疫的情況,這樣就可以採取比較寬鬆的檢疫措施。也就是說,雖然還是有可能出現零星的社區感染個案,但不會出現大規模或無法管控的社區傳染及大流行。我相信這樣的時間點,已經越來越接近,我們不得不思考採取這種彈性防疫管制措施的可行性。
在此提出二個觀點供國人參考,第一點,即使現在台灣的本土案例仍維持在很低的感染率,但第一線的醫療從業人員還是應該提高警覺,不要掉以輕心,即使未來因為疫苗擴大施打而採取逐步放寬或縮短檢疫的措施,醫療人員仍然應該提高警覺,對有可能感染的病人及早檢驗並加以隔離,以減少院內、社區感染的風險。
第二,民眾也一樣要維持良好的衛生習慣、保持安全社交距離、勤洗手、勿摸眼口鼻、出入公共場合、搭乘大眾交通工具還是應該戴上口罩。如此不管對方是否為無症狀感染者、受感染但病毒量不高或施打疫苗後同時具有抗體和抗原者,只要雙方都戴上口罩,傳染的機率仍僅有1.5%。開封後,國人不能單再仰賴政府邊境嚴格檢疫的措施,也千萬不要施打疫苗就自以為安全。
如果醫療人員仍提高警覺、民眾一樣維持良好的個人衛生、防疫習慣,政府就可以針對疫情較平緩、普遍施打疫苗的國家或證明已施打疫苗且核酸檢驗呈現陰性的民眾,採取較寬鬆的檢疫措施或縮短檢疫的時間。如此便可以逐步解封,讓國際商務人士及觀光客等來台,讓經濟活動逐漸復甦,走出新冠肺炎疫情的陰霾,
緊接著,在台灣取得效率良好的疫苗並完成接種後,台灣民眾也可以開始前往疫情相對獲得控制或穩定的國家經商旅遊,相信這是大家期待已久的榮景。但是在這一天到來之前,國人還是應該維持良好的衛生、防疫習慣,不要讓疫苗造成國人假性的安全感。
作者簡介_涂醒哲
生物技術開發中心董事長,前台灣聯合國協進會理事長、前衛生署署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