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逢56年來最大乾旱! 外國媒體上個月警告,旱象恐衝擊台灣半導體產能、影響股價,對此經濟部長王美花日前公開表示,「科學園區和工業區用水需求,可在旱災期間鑿井使用」。
此言一出在網路掀起熱議。王美花事後澄清,這是竹科廠商建議,且鑿井早有前例,但外界仍罵聲四起,批評不濟燃眉之急。
台灣大學環境工程系教授駱尚廉指出,在估算地下水量、安全取水量前提下,鑿井確實是緊急應變手段,但並非長遠之計,反而海水淡化、回收水設備更新,以及在都市外圍間防洪地下蓄水道,才能因應極端氣候。
2020年無颱風侵台,全台水情嚴峻。截至昨(9)日,北台灣的石門水庫蓄水量僅剩48.8%;新竹寶山水庫、寶山第二水庫皆亮紅燈,僅剩20.8%、11.9%;
中台灣的鯉魚潭水庫僅剩14.9%,台中德基水庫水位昨創47年來新低、僅9.8%,首見「水底枯林」;南部的白河水庫已見底、蓄水0%,指標的曾文水庫蓄水率僅剩15.2%。
政府為水情傷透腦筋,日前啟動跨部會的旱災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因應,並表示桃竹備援管線已經通水、新竹海水淡化廠第一階段的機組開始運作,台南再生水廠也將完工,盼降低產業缺水的憂慮。
台灣每人平均蓄水量為世界1/18 水庫難因應極端氣候
台灣年均降雨量達2000毫米,遠高於世界平均值730毫米的2.5倍,但因國土面積小、人口密集,都市過度開發、山林保育不足,使每人每年分配的降雨量遠低於世界平均值,為全球第18名缺水國。
台大環工系教授駱尚廉指出,關鍵在於台灣每人蓄水容量跟世界差異大,「體質十分脆弱」,容易受乾旱。
聯合國糧食農業組織統計,世界每人平均分配到的水庫蓄水空間有1500立方公尺,台灣每人分到的水庫蓄水空間只有83立方公尺,為世界平均1/18。
言下之意,只要不下雨,台灣人就容易受到乾旱衝擊。
環境團體綠色和平也曾以「台灣氣候變遷推估與資訊平台(TCCIP)」資料推估,若把本世紀末(2080-2100年)與基期(1980-2005年)相比,觀察全台70座水庫集水區的未來降雨趨勢,供應大台北用水的翡翠水庫年均降雨量將減少25%,供應大台南用水的曾文水庫連續無雨日則可能增約5成。
防洪地下蓄水道 城市規劃納儲水彈性
駱尚廉分析,在都會區,瞬時的強降雨容易往都市的低窪處集中,若在都市外圍建立防洪地下蓄水道,將水儲存在城市附近的地底下,可減少日曬蒸散,缺水時可以拿來使用。
規模較大的都會區,往往最容易缺水。地下防洪蓄水道不僅能夠解決洪患,還能增加供水,許多先進國家已慢慢採用。
例如,日本光是東京地底下22米深處就有「首都圈外圍排水道」(Metropolitan Area Outer Underground Discharge Channel),由長達6.3公里的管道系統和5個巨大的豎井組成,保護東京免受洪水侵襲。
一旦遇上暴雨或洪水暴漲,能將水引進巨大蓄水池,並將水排出海外,缺水時就可拿來緊急調度,這裡已成為世界各國災難和風險管理專家的朝聖地。
回收水非唯一正解 「用電換水」有隱憂
以往,部分高耗水產業將「回收再生水」視為省水解方,要解決科學園區缺水問題,應積極興建污水暨再生水廠。
駱尚廉則認為,台灣應該從「糧食-能源-水鏈結」(Food-Energy-Water,FEW)觀點出發,要三方整體考量,乾旱時也要有所取捨。
台灣面臨的困境是「水電雙缺」,平時由國外進口能源發電,卻用大量電力製作回收再生水,來解決缺水問題。
「事實上,水資源充裕的時候,不用刻意工廠做回收水;缺水時,再短期忍痛大量用電換水再來緊急」。
在回收再生水非滿水期的常態,為解決燃眉之急備用的前提下,回收設備會傾向使用耗能較低,不操作也不易損壞的設備。駱尚廉指出,目前台積電等科技大廠也逐漸意識到「用電換水」的問題。
他也建議,國際水協會將海水淡化作為重要供水來源之一,關注各國海水淡化容量是否充足,台灣許多工業區在海邊、離海不遠,若有設備可隨時派上用場。
此外,台灣北部較不缺水,北水中調、中水南調工程也應加速規劃,多管齊下才能解決乾旱問題。
鑿井為科學園區解渴 駱:為緊急應變手段
針對近期王美花「鑿井說」掀爭議。經濟部也於臉書公開發文補充說明,2017年已前瞻經費部署,政府投資19.6億元,在地下水豐沛且無地層下陷的新北、桃園、新竹、苗栗、台中與苗栗等地,建置了1250口防災緊急備援水井,目前已有160口水井加入供水,每日供水34萬噸。(資料詳見此)
不過,此舉卻引來各界質疑,可能引發地層下陷的質疑。
駱尚廉認為,設備興建與防洪地下蓄水道需長久規劃、曠日費時,在有完整計畫、精確預估地下水水量估算、安全取水量前提下,鑿請確實是緊急應變措施,「但只能作為旱時緊急應變用,不能為長久之計」。
他也強調,在桃園、彰化等地下水土壤污染較嚴重的地方,鑿井供產業使用問題就很大,且高速鐵路沿岸附近也不能抽水,以免影響交通命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