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一日起中國暫停進口台灣鳳梨,讓水果出口仰賴單一市場的失衡現象,被迫呈於陽光下。而在補助、國人自發購買後,如何長期提升台灣水果競爭力,迫在眉睫。
正當台灣鳳梨產量將進入高峰的此刻,中國海關總署卻宣布因多次檢出害蟲介殼蟲,自三月一日起暫停台灣鳳梨輸入,這是首宗台灣生鮮農產品被中國全面暫停進口,讓過去金燦燦的鳳梨外銷蒙上陰影。
「我代表所有的農業部門跟台灣農民,感到無法接受而且非常遺憾!」對於中國「片面決定」開始暫停台灣鳳梨輸入,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在記者會上強烈表態。
據統計,台灣一年鳳梨產量約四十三萬噸,主要產區包含屏東縣、高雄市、台南市、嘉義縣等地,產季從二月下旬持續至七月。銷售市場近九成為內銷、一成外銷,其中中國又占外銷逾九成。以去年為例,台灣外銷中國的鳳梨近四.二萬噸,占整體外銷高達九一%。
也因如此,此次禁運鳳梨,對長期仰賴中國市場的農民影響程度,可見一斑。
目前農委會除積極與中國溝通要求取消禁令,也緊急制定兩大策略:外銷到中國以外市場目標三萬噸、國內多元加工行銷兩萬噸;預計投入十億元預算,把今年鳳梨產地價格維持每公斤二十一元以上。
陳吉仲接著喊話,農委會有信心、有能力可穩定鳳梨價格,「同時也呼籲台灣的消費者,用你的新台幣照顧我們所有的台灣農民。」
全台認購2.5萬噸挺農民
先看內銷。一位水果出口商觀察,農委會第一時間祭出價差補助、把鳳梨價格穩定在每公斤二十一元,果農一甲地能有一百多萬元利潤,且今年受惠國旅等內銷市場暢旺,加上台灣人挺台灣鳳梨的氣氛明顯,又有團購運費補助、加工處理補助等配套方案多管齊下,預期短期不會有太大的衝擊,「農委會敢大聲講,是有道理。」
至截稿當天,全台認購鳳梨已超過二萬五千噸,其中包含逾百家企業,例如義美、大立光、第一銀行等企業;「身為本土企業,一定是挺農民。」全聯董事長林敏雄也承諾,過去一年約買四千噸鳳梨,今年至少要買一萬噸,更霸氣指出「賠錢也要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