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快速發展的數位科技之賜,應運而生的按需經濟(On-demand economy)迅速崛起,在全球仍持續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催化下,新生活型態促使新的勞動結構更為蓬勃發展。工時零碎但彈性化的零工勞動者(gig)、工作場所去空間化的遠距勞動者,在彈性、多元的產業結構中,自主、靈活地選擇更多樣的收入來源與工作型態,企業亦得以獲得更為彈性的聘僱途徑。
然而,此般現況存在著從屬性模糊的特性,過去根據傳統產業所制定的相關法令早已不合時宜,諸如工時與考績認定、休假、年資與退休金等勞動權益、就業與職業災害保險等,現行之立法架構顯然已難以為涵蓋多樣的勞動力市場提供保障。
國際間已有許多國家以及諸如EU、OECD、ILO 等國際組織,正積極研擬相關政策,關注「非典型就業」所衍生的管理制度、傭僱關係認定、社會保障與勞動權益等諸多爭議,致力於推動法令規章賦予非典型就業者與一般受僱者享有均等之基本權利、縮短其中的保障落差。
在國內,擁有相對豐富產業結構的臺北市,作為政治、經濟、金融與文化中心,研發中心與營運總部數量居全國首位,並擁有全國半數以上的外國投資,具有相對蓬勃的專業服務經濟活動。面對日異月更的服務產業勞動結構,臺北市擁有相對豐富的法規制定與執行經驗,作為政策領頭羊,應對現況及需求。
為強化外送員及外送平台業者之責任義務與職業安全、交通安全及食品衛生安全保障,臺北市計劃修訂「臺北市外送平台業者管理自治條例」,聚焦有關傷害保險給付金額及種類,依實際狀況適時做滾動式修正修訂。或可引導傭僱/承攬關係認定、並提供勞動者參與社會保障體系之彈性,以切合其不連續性、變動性高的職業特性等。以期進一步為中央及大環境提供具前瞻性的修法具體建議,超前部署維護各類型勞動者之勞動權益及安全,同時健全多元產業的新經濟商業模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