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富商翁茂鍾打點法界高官 四大案疑點現形

富商翁茂鍾打點法界高官 四大案疑點現形
佳和集團董事長 翁茂鍾

監察院彈劾前公務員懲戒委員會委員長石木欽案,發現富商翁茂鍾長期撰寫的27本筆記本,寫滿與上百名司法檢調人員往來過程,翁茂鍾何許人也? 相關單位如何讓失職的司法官付出代價?

「翁茂鍾」三個字,近一個月來,儼然成為台灣司法風紀敗壞的代名詞。

 

一月十八日,法務部部長蔡清祥率先舉行記者會,宣布將二十名接受翁茂鍾餽贈、飲宴、購買股票的檢調人員,依涉入情節程度,分別移送不同單位調查議處;與翁茂鍾有關的四起司法案件,亦將全數重啟調查。同一天上午,司法院也發布調查報告,將二十名與翁茂鍾有類似不當往來的現職與退休法官,依違失情節輕重,移付司法懲戒或行政懲處之必要。

 

司法院與法務部接力公布的「四十人名單」當中,不乏曾擔任監察委員、最高行政法院庭長、法務部政務次長、調查局局長、各地院檢的高階司法官,堪稱自二○一○年爆發的台灣高等法院集體貪瀆案以來,司法界的最大醜聞。

 

翁茂鍾究竟是何方神聖、有什麼龐大影響力,能使眾多位高權重的司法人員,為他逾越道德、甚至法律紅線,並協助他從多起重大案件中脫身?

 

今年六十七歲的翁茂鍾,是佳和集團創辦人翁川配的長子,獲得日本名城大學法學碩士學位,並在當地紡織廠短暫見習後,於一九八一年返國,進入父親經營的怡華實業擔任特助,展開接班歷練。

 

根據地在台南的佳和集團,雖以織布、染整起家,但九○年代陸續將事業版圖跨足營建、食品、電子製造等領域;這段期間擔任集團內多家公司副董事長或總經理要職的翁茂鍾,在府城政商界相當活躍,是「億載會」的重要成員,還曾被封為「台南四公子」之一。

 

據一位跟著翁川配多年的退休員工透露,翁茂鍾對員工態度強勢,與專注累積公司基礎、拓展版圖的翁川配相比,翁茂鍾反而較為專注外務,而且喜歡結交「文武百官」,不時把熟識的政商名流名字掛在嘴邊。「媒體披露翁茂鍾的人脈數,恐怕是實際人數的十分之一。」

 

尤其翁茂鍾留日法學碩士的背景,也曾任台南警友會理事長與台南地檢署榮譽觀護人,所以一向樂於與法界人士結交。直至○四年接任佳和集團董事長,該員工認為,就因太專注外務,本業經營的成績反而出了狀況,種種爭議,也從翁茂鍾自父親手上接棒的過程中,陸續浮現。

 

其中,發生在○五年的「應華科技炒股案」,是外界得以察覺竟有數十名司法官行為不當的破口。

 

翁茂鍾

▲點擊圖片放大

 

交陪檢調筆記全都錄

雖炒股案纏身  卻能全身而退

 

當年,翁茂鍾因為佳和集團資金調度出現缺口、所屬公司股價大幅滑落,急欲出脫手中的四千張上櫃公司應華精密科技股票變現。為此,翁茂鍾與麗天投資顧問公司董事長蔡漢凱協議拉抬應華股價,並承諾將賣股後高於二十九元的價差部分,作為蔡漢凱操作佣金,事成後,翁茂鍾獲利逾一億四千萬元。

 

這起操縱股價案在○七年東窗事發,翁茂鍾一度遭檢方收押,隔年台中地方法院審結後依違反《證券交易法》,判處翁茂鍾八年有期徒刑;台灣高等法院台中高分院二審也維持八年刑度。

 

但本案於一二年三審出現意想不到的逆轉,最高法院審判長黃正興與法官陳世雄、許錦印、周政達、陳春秋認為,包括翁茂鍾在內的被告不法所得是否符合《證交法》規定超過一億元必須加重刑度的標準,有待詳查,發回更審。台中高分院更一審,審判長邱顯祥、法官林源森、廖純卿於一四年則直接認定炒股事證不足判無罪,僅以《商業會計法》判處翁茂鍾四個月有期徒刑,可易科罰金,免受牢獄之災。

 

翁茂鍾炒股行為不只這一樁,翁茂鍾早在○二年至○四年間,就已經與蔡漢凱聯手炒作自家經營的佳和實業股價,台北地院於一○年判翁茂鍾一年一個月徒刑,但是此案件歷經三審以後,僅判處一年有期徒刑。

 

翁茂鍾能在幾次訴訟案中「全身而退」,早就引起法界側目。一四年,院檢都曾接獲一封署名「台灣高等法院台中高分院法官們」的檢舉信件,點名「翁姓被告」透過同事向其他法官關說,且不避諱介紹自己與時任高等法院院長石木欽是多年好友,連應華炒股案能發回更審都是石木欽指導的結果,恐涉及重大弊端。但接獲檢舉的相關單位,當時皆以查無不法結案。

 

台北地檢署於一四年接獲檢舉調查石木欽涉及關說案,發動搜索偵查,在翁茂鍾於台南工廠的抽屜內,搜出記載許多政商司法人員名字的二十七本筆記本。但檢方查無石木欽刑事責任,列他案簽結後,最高檢察署於一九年八月函送給司法院做行政調查,石木欽隨後也主動請辭。

 

若不是監察委員王美玉、林雅鋒在石木欽請辭的新聞報導後,認定全案有蹊蹺,主動調查這起醜聞的真相,否則極可能就此被埋沒。

 

根據監察院二○年九月公布的調查報告,翁茂鍾在應華炒股案一審判決出爐後一周內,就兩度與時任高等法院院長石木欽在台南共餐、球敘;佳和炒股案移送台北地院審理的準備程序階段,也三度與石木欽在台北會面,調查監委認為,難以相信兩人沒有討論炒股案情。

 

前公務員懲戒委員會委員長石木欽

前公務員懲戒委員會委員長石木欽與富商翁茂鍾往來密切,被彈劾後,外界才得知翁茂鍾企圖影響司法判決的行徑。(圖/UDN.COM)

 

百利案情節升高

銀行員死後  還強告稚女

 

除了兩起疑雲重重的炒股案,另一起翁茂鍾勾結司法人員而脫身的案件,是發生時間更早的「百利銀行債權案」。

 

一九九五年,翁茂鍾經營的怡華公司,為了進行外幣選擇權與其他衍生性金融商品交易,由怡華財務副總經理吳仙富交付百利銀行一張面額一千萬美元本票。但百利銀行執行交易至一九九七年七月,產生一六四萬餘美元損失,怡華不願認帳,雙方談判未果,百利銀行決定強制執行怡華簽發的本票。

 

隔年三月,吳仙富突然向台南地檢署自首偽造有價證券,與公司無關,台北地院簡易庭因此判決本票債權不存在,讓百利銀行無法向怡華索取損失金額。

 

根據監察院的調查,在百利銀行聲請強制執行與吳仙富自首期間,翁茂鍾不僅曾經當面與石木欽討論案情,還在吳仙富自首前一天,與負責本案的時任台南地檢署檢察長方萬富報告旗下公司怡安增資案。吳仙富自首後,翁茂鍾又宴請方萬富與承辦檢察官曲鴻煜,台南地檢署隨後迅速以偽造文書罪起訴吳仙富,形同替全案背書。

 

後續在百利銀行對怡華的民事訴訟過程中,翁茂鍾也持續宴請相關的檢察官、法官。確定免賠後,翁茂鍾還不滿足,在與石木欽拜訪時任台北市調查處機動組主任秦台生後,由秦台生立案,調查代表百利銀行追債的銀行員諸慶恩違反《商業會計法》。

 

諸慶恩於二○○○年原被台北地院判無罪,高院二審卻改判四個月徒刑、緩刑三年,甚至在三審審理期間,翁茂鍾拜訪三審的審判長吳雄銘與陪席法官石木欽時,兩名法官都未迴避。

 

自認只是履行職責的諸慶恩於○三年抑鬱身亡,案件無法繼續審理,翁茂鍾還轉而對諸慶恩的兩位稚女提告求償利息與商譽損失五億元。案件審理期間,翁茂鍾還繼續與陪席法官顏南全等多名法官球敘、招待飲宴。

 

翁茂鍾案

司法院祕書長林輝煌(中)於1月18日公布司法院調查翁茂鍾案的報告,外界仍認為疑點重重。(攝影/陳弘岱)

 

石木欽案掀法界醜聞

全面調查逾20年的官商勾結

 

翁茂鍾在法界的雄厚人脈,甚至能阻撓監察院調查。王美玉指出,她曾因本案請司法院提供資料,結果只收到三宗卷證,文件內除了石木欽以外的人名都被塗黑,轉向北檢影印筆記本資料後,才獲得足夠證據。她在調查過程中更發現,曾接受翁茂鍾邀宴數十次的法務部保護司前司長羅榮乾,曾任司法院政風處處長,更讓人質疑司法院先前「查無不法」的可信度。

 

即使監察院介入,王美玉與林雅鋒於一九年六月對石木欽提出的彈劾案仍一度不成立,直到第六屆監委就任後,才在二○年九月通過彈劾。法務部與司法院更在去年底監委年度巡查時,趁機向行政院院長蘇貞昌說明此案引發社會關注後,才「再度」發起調查。

 

正因為翁茂鍾以結交司法人脈作為護身符的行徑,牽連實在太廣、情節太過驚人,法務部與司法院在一月十八日分別發表的調查報告,無法滿足渴望獲得交代的社會輿論。因此,法務部緊急再次承諾,將就與翁茂鍾有接觸的檢調人員,「不問次數情節」,全部清查訪談,以釐清事實;司法院院長許宗力也發表聲明指出,將「全面調查」。

 

但王美玉指出,監察院緊盯本案的目的不是不分青紅皂白地全面調查,因為翁茂鍾被查扣的二十七本筆記本,內容鉅細靡遺,就連吃路邊攤、剪頭髮的時間與地點都明確記載,許多政商名流可能只是在婚宴、社團餐會上與他交換名片或一面之緣,都出現在他的筆記之中。而媒體關注這些只與翁茂鍾萍水相逢的政商人物,無疑是模糊了焦點。

 

王美玉強調,任何因為與翁茂鍾不當接觸,而影響偵審的司法人員都不應放過,「但不要因為是同桌吃了一頓飯、收過一件襯衫,就要移送監察院,請把焦點放在重啟調查的案件偵審過程是否不公不義。」

 

儘管監委已經表明「毋枉毋縱」的態度,司法院發言人張永宏仍堅持司法院將針對筆記本寫到的名字全面調查,「我們理解此舉是對司法資源的考驗,但為符合外界對司法院清廉期許,仍會開始詢問。」

 

這起持續超過二十年的「官商勾結」案,確實讓司法風氣再次受到社會注目;但司法單位深刻檢討,公布「所有接受襯衫、宴飲名單」之餘,更應將焦點放在還原四大案真相,追查翁茂鍾疑似利用司法人脈影響相關案件判決,並揪出其他類似弊案,無疑才更貼近人民期待。

 

監察委員王美玉

攝影/陳弘岱)

 

監察委員王美玉

延伸閱讀
被彈劾還告司法院長?從石木欽告「司法院長誣告」案外案,諷刺地看到台灣司法獨立
被彈劾還告司法院長?從石木欽告「司法院長誣告」案外案,諷刺地看到台灣司法獨立

2021-01-18

27本筆記重創司法!與富商不當接觸...石木欽案爆出40名法官、檢調人員涉違失
27本筆記重創司法!與富商不當接觸...石木欽案爆出40名法官、檢調人員涉違失

2021-01-18

勞動基金炒股案又掃到一家投信 代操部位亞軍統一投信遭搜索
勞動基金炒股案又掃到一家投信 代操部位亞軍統一投信遭搜索

2020-12-21

大同公司派再出招!引用鄭文逸炒股案判決 向法院聲請解散欣同、新大同
大同公司派再出招!引用鄭文逸炒股案判決 向法院聲請解散欣同、新大同

2020-09-01

大同炒股案判決理由曝光!犯罪所得高達31億
大同炒股案判決理由曝光!犯罪所得高達31億

2020-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