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衝擊全球經濟的2020年,台灣的經濟成長率(GDP成長率)可望達2.54%,高於外界預期中國的0.9%,但經濟成長的果實卻未能與全體勞工分享,因為GDP 中的勞工薪資報酬比重,已從1990年的51.71%,下滑至46%左右。
經濟成長的果實未能讓全民雨露均霑,造成勞工薪資日益惡化,其中又以年輕人低薪化的困境最嚴重。
在台灣,處於貧窮邊緣、餓不死又吃不飽的「窮忙」青年越來越多,在薪資無法改變生活、負擔不起普及的生活方式的情況下,紛紛選擇逃離城市、在物價較低的地區生活。
青年Y出生在一個傳統家庭,母親沒受過教育、父親因為各種因素工作長期不穩定。由於從小知道家裡沒有多餘資源讓自己揮霍,Y是個性格十分獨立的年輕人。
高中畢業後,Y考取台北一家私立大學傳播科系,靠著貸款與打工順利的拿到畢業證書。畢業典禮當天,他除了領到畢業照,還背負了60多萬元學生貸款。
畢業後,Y有三分之一同學投入媒體業,自己也成為電視新聞台的基層螺絲釘,每日工時10個小時起跳、負責節目的各種資料搜集與雜務。
新聞節目節奏快、加上各種突發任務,在入行第一年少年Y就因為壓力大,搞爛了自己的腸胃,上班時常腸絞痛。
Y在受訪時表示,工作有挑戰性、也算學以致用,與同事相處都十分愉快,算是可以新鮮人可以接受的工作。美中不足的是,自己是約聘人員,薪水僅3萬1千元,扣除勞健保,實際匯入戶頭薪水只剩2萬8千多。
「3萬元已經算是不錯,我同事起薪只有2萬8千元,要熬2-3年才有可能升遷或是加薪,但是不熬未來就沒人要,管他薪水多少還是要蹲」。Y說。
由於工作要輪班,早班必須凌晨4點就到公司,Y曾想在公司附近租間小套房,但南港區4坪大、沒有對外窗的套房,月租金就要7000元起跳,扣除學貸還款、伙食費,自己月底喝西北風機率很高。
最後,Y離開台北,和全家人一起租房在新北市與桃園市交界處,每日通勤往返。
「低薪仔在台北走跳,也是很難、很貴的,而且要小心不要生病」,Y笑說,吃飯要精打細算、家裡不定時也有支出,張開眼睛什麼事情都不做、不吃不喝也必須要繳稅。
想要帶沒出國過的母親圓夢,就要做足功課,選在淡季坐廉航出發,也要研究哪家信用卡可以分期最長、利率最低,讓自己慢慢還,甚至不能頻繁外食。
至於買保險,他說根本沒有閒錢,直到工作幾年後有小幅加薪,才有能力幫母親保了最低額度的保險,在此之前,「要小心不要生病」。
Y腦筋十分靈活,對社會與市場需求觀察敏銳,但他說早已放棄翻身的可能,「要去學一堂甜點課、買配方,就要8000元起跳」;做個小生意也要開店本錢,工作6年,學貸還有20萬還沒還完,實在沒有能力承擔任何風險。
無力負擔生活、又難有社會補助 窮忙青年離開都市
「其實經濟相對困難、又難得到社會補助的,是有工作的青少年,他們在社會安全網之外」,台北市社會局救助科科長陳肯玉觀察。
北漂青年每月基本開銷最大的就是房租,一間小套房平均8000元左右。以青年Y的例子來看,就占月薪三成以上。
目前政府提供青年申請租金補貼,但還是要看房東臉色,願意報稅、開立租屋證明,難度很高。
事實上,貧窮難以用政府的年收入來描述,在現實生活中,因為各種與貧窮相關煩惱而被壓得喘不過氣來的人,其實比官方「認定」的窮人更多。
對他們來說,生活已經筋疲力盡,努力工作,薪資卻無法讓他們遠離貧窮、改善生活,而生活也反過來困住他們,難有翻身的可能。
為了避免落入貧窮,不少低薪青年外流至生活成本較低的地區生活。
2020年台北市人口嚴重外流,創下27年來最高,一年之間減少4.26萬人,光是40歲以下青壯人口就少了5萬人,僅老年人口正成長。
反觀桃園市、桃園市等鄰近台北市,相對低房價、低物價的地區,人口反而劇增。
表一、六都10年人口消長
時間 |
2011年 |
2020年 |
人口消長 |
台北 |
262.3萬 |
260.5萬 |
-1.8 |
新北 |
391.6萬 |
403.1萬 |
+11.5 |
桃園 |
201.3萬 |
226.9萬 |
+25.6 |
台中 |
266.4萬 |
281.9萬 |
+15.5 |
台南 |
187.3萬 |
187.5萬 |
+0.2 |
高雄 |
277.4萬 |
276.7萬 |
-0.7 |
▲ 資料來源:內政部 製表、整理:記者蕭婷方
都市低薪窮忙青年增加 大學畢業生月薪難破3萬元
「全台灣20到29歲的年輕人有30%平均薪資低於3萬元,」台北市議員邱威傑。
行政院主計總處統計,台灣整體受僱勞工平均月薪為39,504元,然而15-24歲青年平均月薪僅27,744元,25-29歲也僅35,037元,可見30歲以下青年月收明顯低於平均值。
其中,大學畢業生薪情最差。
依照勞動部「薪資行情及大專生就業導航」來看,大學應屆畢業生起薪難破3萬元,截至2019年7月底止,應屆畢業生起薪僅34,297元,其中學士學歷月薪最低、僅30,632元,碩士平均月薪則為49,262元,博士69,145元最高。
表二、民國104年至107年應屆畢業生全時工作者月薪(以勞退提繳工資計)
單位:元
畢業年 |
總體平均 |
博士 |
碩士 |
學士 |
專科 |
104年 |
33,153 |
67,327 |
47,065 |
28,993 |
29,699 |
105年 |
32,738 |
67,763 |
46,907 |
28,854 |
30,560 |
106年 |
32,353 |
67,070 |
47,199 |
28,937 |
30,177 |
107年 |
33,303 |
69,287 |
48,626 |
29,750 |
30,519 |
108年 |
34,297 |
69,145 |
49,262 |
30,632 |
31,390 |
▲ 備註:以該年7月底畢業計
▲ 資料來源:勞動部「薪資行情及大專生就業導航」查詢網。 製表、整理:蕭婷方
若分析台灣低薪青年勞工特徵,從目前勞工與年齡之間的關聯分析,可知青年勞工薪水平均薪資約3萬元,且多集中在35,000元以下、年齡與低薪呈現正相關。
由表三來看,25,000元以下勞工,以15-19歲青年勞工最多、占58.24 %,20-24歲青年勞工占26.19%,25-29歲青年勞工僅7.53 %;
至於25,000-29,999元以下勞工,則以20-24歲占比最大,有33.72%;30,000-34,999元區間,則以25-29歲占比最多、占29.71 %。
表三:2020年不同年齡層青年就業薪資 單位:%
▲ 資料來源:主計總處109年人力運用調查報告 製表、整理:記者蕭婷 |
非典型就業青年人數大增 且普遍低薪
文化大學勞工學系教授李健鴻研究結果指出,台灣青年隨著工作型態、勞動契約性質以及工作性質不同,薪資已經出現了明顯的差距,包含部分工時、定期契約及派遣人力等非典型勞動勞工,平均月薪明顯低於正職工作青年的平均薪資水準。
台灣青年普遍低薪,非典型雇用勞動青年狀況更是雪上加霜。
根據主計總處的「人力運用調查報告」資料,可得知包含部分時間、臨時性或派遣工作者在內的非典型就業總人數,從2011年的69萬3千人,增加為2020年的79萬9千人,增加10萬6千人;
其中15-29歲青年從事非典型就業人數占整體非典型就業總人數的比率,均維持在三分之一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多是屬於初次就業的20-24歲的青年從業人數,各式各年齡層中比例最高者。顯示初次就業青年在正職就業機會減少、而服務業提供大量非典性就業的情況下,非典型就業青年就大量增加。
表四、台灣青年從事部分時間、臨時性或派遣工作的人數
單位:人
非典型就業人數 |
2011年 |
2014年 |
2019.5 |
總人數 |
693,000 |
766,000 |
799,000 |
15-19歲 |
60,000 |
65,000 |
43,000 |
20-24歲 |
129,000 |
132,000 |
144,000 |
25-29歲 |
53,000 |
61,000 |
55,000 |
15-29占非典型就業總人數的比例 |
34.92% |
33.68% |
30.03% |
▲ 資料來源:主計總處人力運用調查報告2011年至2020年 製表:記者蕭婷方
李健鴻指出,非典型青年要轉為正職工作者,通常都會面對「貼標籤」現象,認為非典型性勞動專業度低落,聘用時將青年轉為正職的意願較低,可以轉正的比例只有2成多。
這些青年,大多一直會在低薪的輪迴裡面、並重複失業。
產業重心南移 年輕人的新南向運動
「台灣的勞動人口板塊正在轉移,年輕人正在產生一場國內的新南向運動。」李健鴻
李健鴻分析,以台北市為主的都市地區,產業以服務業為主,其中又以勞動力密集的餐飲、物流等比例較高,這些行業別通常都較為低薪、非典型勞動比例較高。
目前台灣正面臨重要的產界結構變革,自1987年、1995年傳產出走潮、2000年鴻海等組裝大廠出走後,2年多以來世界供應鏈重組,許多製造與科技產業逐漸「回流」、在台灣的中南部設廠。
南部科學園區、科技產業創造就業機會,導致勞動市場結構跟著改變。
李健鴻說,科技業需要高端的數位、技術與工程人才,創造了不少就業機會;工廠也需要穩定組裝的員工,非典型雇用比例也會較低,南部吸力大,年輕人也會跟著「南漂」。
他觀察,近期中央政府宣布將在屏東與嘉義成立科學園區,加上日月光、台積電等在南部設廠,投資潮方興未艾,不僅終結了20多年來「北漂」的趨勢,國內勞動市場新南向的風潮會更加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