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連串的數學問題。到2025年,為了達到「非核家園」目標,台灣的太陽光電裝置容量必須達到20GW(10億瓦)。
綠電計畫是從2016年啟動,約莫5年過去,至今,太陽光電裝置容量約為5.2GW。也就是,未來5年,我們必須用比過去5年快上一倍的速度衝刺,拚出尚待完成的14.8GW。
怎麼拚呢?兩條路,一條「地面型」,一條「屋頂型」。以目前最新數字計算,未來5年,「地面型」必須拚出超過12GW,而「屋頂型」則有大約2GW的距離要走。
再往下看,「地面型」過去5年僅完成了不到1.2GW的裝置容量,這麼想來,接續5年必須用過去5年的「10倍速」才能達標。這個史詩級的競速比賽,卻又遇到了史詩級的路障:2020年7月,農委會宣布2公頃以下農地不得設置太陽光電。
農地難行,政府在「地面型」這條路上另闢「漁電共生」新解方,但有了前面提到的「政策急殺」前車之鑑,加上漁電共生的技術問題、風險問題都有疑慮,業者如履薄冰,遑論10倍速。
至於「屋頂型」,政府如今重押「畜舍屋頂」,但太陽能板一放20年的畜舍屋頂普遍結構欠佳,此外,饋線還是老問題。
本期,我們扮演業者與政府之間的溝通平台,記者跑遍台灣實地訪查,收集業者一句句的寫實質問,我們也請來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農委會主委陳吉仲、經濟部次長曾文生火線回答。
問答之間或許還有落差,但情況很清楚,如果產、官再無良性的溝通,社會各界若仍只有堅持單一價值的書空咄咄,連串難題不可能有解答。賠上的,是電、是經濟,或者是對低碳與非核的美麗想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