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桃園市政府宣布以聯合國的「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作為整合性的市政管理計畫,歷經一年多,桃園市長鄭文燦在今年9月正式發表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自願檢視報告(VLR),內容涵蓋經濟成長、社會進步與環境保護等三大面向,向國際展現桃園永續發展上的視野與企圖心。
「為了解決城市快速發展下所面臨的課題,聯合國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在1987年提出強調永續發展的概念,2015年聯合國進一步訂定了17項永續發展目標」桃園市政府研考會吳君婷主委說,為了讓桃園市政府的自願檢視報告更切合實際現況,研考會先舉辦工作坊,讓市府轄下32局處與3間事業機構理解SDGs的價值,並召開計畫盤點會議,彙整出超過500項與SDGs關聯性高的施政計畫。為使報告內容更全面地展現施政的永續價值,陸續召開專家學者審查、機關協調會,最後由鄭文燦市長親自主持九場首長共識會,將同質性高、跨領域的計畫整併收斂成288項施政計畫與59項指標編入桃園市政府的VLR報告中。
年輕人安居樂業 成家第一哩路的首選
研考會吳君婷主委表示,桃園提供年輕人更合適的創業環境與育兒方案,讓更多人願意在桃園落地生根。
吳君婷強調,全世界有許多響應SDGs的城市,每個城市的發展背景不同,提出的自願檢視報告便有所不同。在桃園,市府思考的是如何在追求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在不犧牲環境品質前提下,達到城市永續發展,另一方面,也積極縮短貧富差距、實現社會正義。
桃園市人口於2020年1月14日正式突破226萬,升格6年以來,人口成長將近21萬人,市民平均年齡為六都中最年輕、生育率也是六都第一,是許多年輕人成家的首選。吳君婷說,市府首重實現居住正義,自行規劃預計興建25處(8,000戶)社會住宅,另外中央也預計在桃園興建4,000戶,合計1萬2,000戶,目前已有中路二號、八德一號社會住宅完工讓市民陸續入住;另外廣設12處公托中心、10處公共托育家園,目標將幼兒園入學人數中,公幼及私幼比例達到4比6,減低年輕人養育孩子的負擔。
除了打造良好生活環境,也要讓年輕人在桃園可以好好工作。桃園推出「青年安薪讚、就業大滿貫」,以各種補貼協助年輕人進入職場;也陸續針對青創、文創、農創、客創及社會企業等不同性質的創新創業,設立3大3小青創基地,以最實際的方式支持年輕創業者。
另一方面,桃園也是健康及高齡友善城市,擁有律師背景的吳君婷主委對於都市中產階級背負的壓力相當有感。她認為,一個永續經營的城市,必須有妥善的長幼照顧策略。桃園市守護市民從出生到終老,建構完善且友善的醫療照護服務體系,而長照系統則與社區活動中心結合,吳君婷對桃園各地區長照據點的各種豐富活動與歡樂氣氛印象深刻。
多元族群共融 創造令人嚮往的生活
桃園有豐富多元的族群文化,包含閩南、客家、原住民族、眷村、新住民等,處處充滿活力與溫暖的人文風貌。桃園透過舉辦閩南文化節、傳統藝術巡演等活動,引領閩南文化新風潮。桃園的客家人口數也是全台第一,除了在地資源,目前規劃興建北區客家會館與打造崙坪文化地景園區,舉辦文化藝術活動與工藝推廣。超過7.6萬人的原住民族人口,是台灣原住民族文化的縮影,羅浮高中預計110年進行招生,成為全國唯一十二年學制的原鄉學校。
「宜居的城市,必須要提供市民足夠的休閒娛樂去處!」吳君婷說,設置共融式遊具、打造特色公園,讓公園成為老少咸宜的休閒場所也是市府重要的施政目標。早期公園主要以罐頭式遊具設施為主,較缺乏景觀設計、材質單一,且玩法較沒有變化,對孩子的吸引力逐漸消失,因此市府以共融式遊戲場的概念取代既有罐頭遊具設施,希望讓公園更人性化、每座公園展現新特色,透過改善公園老舊設施及加強基礎建設,為公園注入全新的生命力,展現新面貌。
智慧城市 以科技對應極端氣候
桃園致力推動智慧城市,市民卡與水情看桃園APP讓桃園的永續發展能夠更貼近市民的需求。
桃園近年以智慧、永續以及低碳作為願景目標,最大的智慧生活亮點莫過於已發行165萬張、總使用次數達4億次的市民卡。吳君婷笑著說,市民卡的最大特色就是一卡多用,無論是交通票證、借書、員工識別證、繳納規費或是整合社福政策,都能結合市民卡做使用,可想見未來桃園成為無零錢商圈的前瞻風貌。
多次拿下智慧城市創新應用獎殊榮的「水情看桃園」APP,則是因應極端氣候而打造的生活好幫手。平日提供天氣、空氣品質等氣候訊息,並透過接收市府建置的62座水位站、28處雨量站及155處路面淹水監測站之即時水情,加速災情預警研判,民眾可依據淹水預警提早做出災害應變。
吳君婷強調VLR不只是一本報告,而是讓各局處更清楚思索長遠施政策略的指引方針。桃園正快速翻轉與進步,市府在未來各項施政及建設,也會以永續作為政策規劃目標,善盡地球公民的義務,將桃園打造成一個友善共好、永續樂活的城市。
(桃園市政府研考會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