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長補選結果出爐,一如事前各方預期,國民黨候選人李眉蓁敗了,而且敗的比國民黨的期望更慘,並沒有守住國民黨事前劃下的3成防線,只拿到25.90%的選票。而陳其邁則拿下了671,804、70.03%的得票率,陳其邁的票數雖然沒有超過2018年敗給韓國瑜的742,239票,但得票率卻是民進黨在高雄市有史以來的新高。
高雄縣市在2010年底合併,2010第一次的選舉,陳菊以821,809萬票、52.8%的得票率,擊敗了以無黨籍參選的前高雄縣長楊秋興(26.68%)、國民黨候選人黃昭順(20.52%)。2014年,國民黨改提名楊秋興對陣陳菊,卻以30.89%:68.09%大敗;2018年韓國瑜以892,545票、53.87%的得票率擊敗陳其邁。
楊秋興曾經擔任高雄縣長,2010年就得到26.68%的選票,但2014年披國民黨戰袍卻只拿下30.89%的選票。國民黨據此以3成當做基本盤是否崩盤的底線,而結果顯然遠不如國民黨的預期。
韓高票罷免 誰接手都難翻盤
影響選舉結果的因素很多,大致可以分成外在的大環境與政黨跟候選人的努力,2018年的韓國瑜,就是後者超越了前者。
這場補選在韓國瑜被罷免時,外在大格局就已確定。一個政黨的候選人被高票罷免,任何接手者都很難在短時間內抹去前任的負面因素,翻轉選民的印象;所有的政策牌、政績牌也都無從著力,甚至可能還有反效果。也因此,當韓國瑜被罷免後,韓團隊的指標人物,沒有一個願意披掛上陣;國民黨在地方要找其他領域的人,也變得異常困難。
先天不良,後天又失調。候選人是選戰最關鍵的角色,雖然說是時間緊迫、覓才困難,國民黨卻顯然找了一個平均水準以下的候選人。李眉蓁參選以來爭議不斷,從一開始的競選歌曲涉及侵權周杰倫的新歌、丹丹漢堡沒有皮蛋瘦肉粥,接著又爆發論文抄襲,連日前推出的自來水改善政策,都被批的體無完膚。